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三 峡 |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辨析划线词义: (1)绝 ①绝巘多生怪柏( ) ②哀转久绝( ) (2)其 ①飞漱其间( ) ②其间千二百里( ) (3)自 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 (4)三 ①巴东三峡巫峡长( )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色?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什么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____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
答案
1、(1)①极; ②消失 (2)①他们; ②这 (3)①如果; ②在 (4)①数词; ②多次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深秋时节的景象 忧郁的色彩 4、一、二、四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
举一反三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训学斋规》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解释词语。 (1)可以有得。 得:______________ (2)其义自见。 见:______________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晏子使楚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晏子辞千金 |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坐盗( ) (2)其实味不同( ) (3)分食食之( ) (4)使者反( ) 2.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公使使者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 仿佛: ②便要还家 要: ③无论魏晋 无论: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
A.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B.初极狭,才通人 阡陌交通 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欲穷其林 欲与天公试比高 E.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F.复前行,欲穷其林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访问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再寻桃源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词语。 (1)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人的先祖为什么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人现在想离开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既美丽又充满神秘,请以“桃源美,美在……”写三句以上赏析性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桃花源记 |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乃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原句。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童思。 ①阡陌交通( ) ②便要还家( ) 3.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语句作答。 ①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