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子曰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尔》)。 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孔子是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代表。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不亦说乎( ) (2)默而识之( ) (3)学而不厌( ) (4)逝者如斯夫( ) 3、我们通常把知识称作学问,结合本文,分别以“学”和“问”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 。 4、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结合本文写出孔子的话对你在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出的“快乐学习”,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 |
答案
1、春秋 儒家; 2、(1)说:通“悦”愉快。 (2)识:记。 (3)厌:厌倦 (4)逝:流逝。 3、学则敏而好学,问则不耻下问。(句式工整,内容贴切即可) 4、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 ;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比不上喜爱它,喜爱它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 |
举一反三
赵襄主学御 |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末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三易马而三后( ) ②今君后则欲逮臣(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答: |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 (3)悄怆幽邃 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全石以为底 翻译: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3.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 4.请你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出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 |
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概括段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1.第一段第一句,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 ] |
A.表明自己出身低微。 B.表明自己自食其力。 C.表明自己不求功名。 D.表明自己只求活命。 2.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
[ ] |
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第二段,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 ]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
想想《捕蛇者说》一文第四、五段,回答问题: ①“斯役”和“吾赋”分别指什么?蒋氏不愿更投复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答) ②因为上述原因,作者发出的感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出对句义理解有误的一项: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