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飞机上的黑匣子现代民航客机尽管采用大量新技术,采取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但意外坠机事件仍在所难免。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飞机上的黑匣子现代民航客机尽管采用大量新技术,采取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但意外坠机事件仍在所难免。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飞机上的黑匣子现代民航客机尽管采用大量新技术,采取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但意外坠机事件仍在所难免。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泡。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 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3月8日,马航370的神秘失联,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飞机的黑匣子上,找到黑匣子也成了揭开马航370失踪真相的唯一途径。
其实黑匣子并非黑色,而是桔红色 。它之所以采用桔红色,主要为了与周围地形地貌颜色相区别,便于寻找。它是用特殊坚实材料制成的流线型集装箱。黑匣子这种机上信息存储器,即磁带记录机, 它记录下飞行中的重要参数,例如,飞机相对地面状态、速度、高度、航向、航速、燃料等等。依照这些参数,就可以很容易标绘出航迹。信息随录随洗,但保留飞 机失事前数小时的飞行信息。2009年6月,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神秘失踪,3年后调查人员在大西洋深处的飞机残骸中找到黑匣子,黑匣子完整的保存了飞 机的飞行记录,正是凭借黑匣子保存的的最后两小时的语音记录,人们才揭开了法航447航班失踪的谜团――由于飞行员缺乏经验、操作失误导致悲剧的发生。
除了桔红色外表外,为了更容易找到它,黑匣子还装有无线电信标,这种装置能自动、定时向外发射一定的无线电信号,便于专用的接收机接收。
黑匣子外壳十分坚固,表面覆涂隔热材料。它能同时承受来自三个方向3.4公斤重的物体长达5分钟的撞击;能承受一件230公斤的重物从3米高度砸下的冲 击;能经受起火爆炸,并能在1100℃的烈火中烧半小时;能在3米深的水中浸泡30天。就算这样的保护,在有些空难中黑匣子仍然遭到了损坏,所以国际航空机构又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而且记录介质也从磁带式改进成为能承受更大冲击的静态存储记录仪,类似于计算机里的存储芯片。
为了保证黑匣子能正常工作,与所有航空航天设计一样,它在工作程序和故障考虑上有很高的“自保性”和“互保性”。这点好比进入银行金库的规章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万无一失。
例如黑匣子的电源供给很特殊。在正常情况下,黑匣子所需的直流电由飞机的发电系统供给。这种发电机是交直流变换机,将发出的交流电直接由直流电机变换成 直流电。而一旦发电机出故障时,立即自动切换成由蓄电池供电,提供所需的电力,但蓄电池供电的时间是有限的,最多能达到40天左右,超过这个极限,黑匣子 由于断电无法工作,便不再向外发射无线电信号,这会大大增加搜寻黑匣子的难度。
又如黑匣子的工作开关一般在飞机发动前应接通,但即使驾驶员忘记了也无妨。当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一定速度后,起落架自动收回,黑匣子的工作开关因起落架支柱的压力而自动接通。
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小题1:什么是“黑匣子”?(4分)
小题2:飞机失事后,“黑匣子”不易被破坏,又易于寻找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述。(6分)
答案

小题1:黑匣子是一种装在飞机座舱里,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并在飞机失事后可依其记录分析失事原因的飞行记录仪。
小题2:(1)黑匣子是桔红色的;(2)装有无线电信标;(3)外壳十分坚固,表面覆涂隔热材料;(4)能承受很大的冲击力;(5)能承受高温,较长时间内部不渗水;(6)有很高的“自保性”和“互保性”。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把它的形状、位置,作用写清楚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仔细阅读,筛选文中的关键词即可。1.是桔红色 。它之所以采用桔红色,主要为了与周围地形地貌颜色相区别,便于寻找。2.黑匣子还装有无线电信标,这种装置能自动、定时向外发射一定的无线电信号,便于专用的接收机接收。3.有很高的“自保性”和“互保性”。 4.黑匣子的电源供给很特殊。
举一反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流层的底部(8 000—11 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 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 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
小题1:文中提到了三个理由来说明空中旅行是安全的,下列不属于此列的是(   )(3分)
A.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
B.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装有气象雷达,基本能够避开恶劣天气。
C.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D.晴天若遇到暗流,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
小题2: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坐汽车、坐火车没有坐飞机安全B.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C.坐飞机死的人最少D.民用航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小题3: 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请结合文章作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大地的震动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小题1:下列不属于决定地震破坏力大小因素的一项是(   )(3分)
A.地震的破坏力与震源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
B.地震的破坏力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破坏力越大。
C.地震的破坏力与地质构造有关,构造越复杂,破坏力越大。
小题2:地震的破坏力与烈度有关,烈度越强,破坏力越大。
13.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小题3:国外极少数支持“藏独”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汶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4分)
链接一: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两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二: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16分)
免费的救命药
卢晓菲 译
⑴这是一种神奇药物,身体里也许没有一个器官不受它影响。对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来说,这种药物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吃不吃,吃多少,都完全取决于你。
⑵这种神奇的药物到底是什么?就是身体运动。人类天生是好动的,但是环境已经改变了,生活方式让我们变得不爱运动。
⑶我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1935年,当全球的人口总数只有20亿出头的时候,估计1500万人患有Ⅱ型糖尿病;到了2010年,全球人口总数是那时的三倍多,患糖尿病的人口却大幅上升到2.2亿,预计2025年更将增加至3亿人。
⑸一项针对超过5万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表明心肺功能不好是早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研究中发现,16%的死亡由心肺功能不好引起,超过了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导致的死亡总和,也是吸烟导致的死亡的两倍。
⑹科学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是我们还能为此做一些改善。
⑺专家建议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舞蹈或者园艺,抑或是75分钟更为剧烈的运动,比如骑车、跑步或者游泳,可以减少40%由心脏病导致的早亡,效果跟服用他汀类药物大致相同。运动能使心脏病风险减少30%至50%。
⑻运动也能疏通血管保持血管干净,帮助摧毁那些最危险的脂肪。运动可以改变血液中一种叫做三酸甘油酯的脂肪微粒的结构,让酶在它们堵塞血管前更容易地将其破坏掉。很多循环系统的风险来自于这些脂肪颗粒,像是肠内产生的乳糜微粒,或是肝脏中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越大,越容易被酶分解,而研究表明运动能令这些脂肪颗粒体积增大约四分之一。
⑼每周中等强度的运动量能够使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降低58%,预防效果是广泛用于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的两倍。
⑽遵照以上推荐的每周运动量,能够让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减少一半,也能让肠癌风险降低大概60%。这跟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所产生的预防效果相当。
⑾运动是怎样产生这些效果尚不清楚——不仅因为癌症的出现和发展涉及很多因素,包括通常说的性激素的不平衡,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的能力,以及遗传因子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等。然而,一些线索已经出现。运动降低了体重,而体重是已知的更年期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⑿跟运动者相比,不运动的人有更多结肠隐窝异常的迹象——结肠隐窝是结肠内壁的凹陷处,它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不运动的志愿者的隐窝里分裂细胞的数量有增加,这些细胞还会爬到隐窝内壁高处,在那里它们有可能发展成癌前息肉。
⒀运动刺激细胞寻求额外的能量来燃烧掉不需要的垃圾,包括那些可能引发癌症的错误或者突变的DNA。此外,莱文发现脑细胞也有同样的机制,表明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神经退行性疾病。
⒁运动还可能提升智力和记忆力。科学家发现使用跑轮的老鼠每天跑步,一个月之后海马体内的神经元增加了一倍到两倍。海马体是大脑里对记忆至关重要的部分。即使最温和的运动量增加也能够将记忆力提高15%至20%。
⒂运动带来的好处不仅局限于成年人。青春期的孩子通过运动也有更大的海马体。
⒃现在,想象你得到了一种药丸能够有如此好的效果,你难道不打算吃么?
(选自《读者》2013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7—15段介绍了运动的各种益处,                         、降低Ⅱ型糖尿病患病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2:“不运动的志愿者的隐窝里分裂细胞的数量有增加,这些细胞还会爬到隐窝内壁高处,在那里它们有可能发展成癌前息肉。”句中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小题3:第4段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小题4:“青春期的孩子通过运动也有更大的海马体。”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何种启示?你认为应怎样做到学习与锻炼结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海底飞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4分)
①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姐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②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实现高效作业。
③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俄国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④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小题1:体会第②段加点词语的准确性。(2分)
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
小题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微信控”们请抬抬头》,回答后面问题。(10分)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通过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小题1:请简析第①段是如何引出“微信控”的。(3分)
小题2:第⑤段加点的“减弱”能否换成“消除”?为什么?(3分)
小题3: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形成如此情状的心理原因,并向其列出“微信控”的主要危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