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白发,让“我”“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2.(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3.(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2)“跪”“爬行”这些生动的动词,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对即可)
4.D
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过年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个桃脯蜜枣沾上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锅子、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素面筋,十香菜,比较的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  桃(   )  番薯(   ) (   )
白菜(   ) 咸瘩(   ) 末(   ) 饽(   )
2.文段写的是除夕守岁,共写了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的第二句:“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吱咯吱响。”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不能领略过年给祖上叩头的含义,想想看,在这个仪式中寄托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三个“满”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是作者回忆幼时过年的经历,语言不乏幽默风趣,试举一两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回答问题。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
  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6、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且永远记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到来以后,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昨天早晨,我在草地上做徒手操,安静在花树丛中_______,因为常常在花香中________,她走得很___________,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
  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
  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地方。
  安静极缓极缓的伸出她的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白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神秘的灵性抓住。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的感动着。
  安静细细的感觉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
  安静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优美的飞行曲线。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安静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无言地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填到句子相应的横线上(  )
A、穿梭 流连 平稳
B、穿行 徘徊 平稳
C、穿行 流连 顺畅
D、穿梭 徘徊 顺畅
2、除了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之外,文章还有哪些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举出两个例句,并说出是从那一角度来写的。
例句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句中的“在用心灵”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静触摸春天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下面的提示,用简短的话说说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对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弱小的生命(如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十七岁》,回答问题。十七岁
龙应台
  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从德国飞来相会。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于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两只鸳鸯把彼此的颈子交绕在一起,睡在树荫里。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走近了,才赫然发现她们竟然不是鹅,是加拿大野雁,在剑桥过境。
  ③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伞的遮围太小,雨逐渐打湿了我的鞋和裤脚,寒意使我的手冰凉。等候的滋味——多久不曾这样等候一个人了?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
  ④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
  ⑤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⑥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⑦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汨汨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葳蕤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⑧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⑨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他看着我。
  ⑩“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做‘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
  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株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
  从中世纪的古街穿出来,看见几个衣着鲜艳的非洲人围成一圈在跳舞,立牌上贴着海报,抗议津巴布韦总统的独裁暴力统治,流亡国外的人数、经济下跌的指标,看起来怵目惊心。我说,我只注意苏丹的杀戮,不知道津巴布韦有这样的严重独裁。他说:“你不知道啊?津巴布韦本来被称为‘非洲的巴黎’呢,经济和教育都是最先进的,可是木盖博总统的高压统治,使津巴布韦现在几乎是非洲最落后的国家了,而且饥荒严重,很多人饿死。”
  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栗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去,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选自《语文阅读欣赏·七年级下卷》)
1.本文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了“我”与儿子之间的隔膜?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我”前往巴士站接儿子,而第②段描写“两只鸳鸯”和“一排过境的加拿大野雁”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划线句子中“我”“感动得眼睛潮湿”“泫然欲泣”饱含丰富的情感,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谈谈本文以“十七岁”为题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滋味
张抗抗
  ①那年春节,到外婆家过年。
  ②春节的前几天,我得到了一些压岁钱。妈妈说,可以用它来买一样过年时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小镇的街上转来转去,店里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可买,我不知道应该拿这些钱怎么办。
  ③后来我走到了卖鞭炮和烟花的小铺旁边。
  ④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炮仗很快吸引了我。
  ⑤我在那个小铺跟前站了很久,因为我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买哪一种,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自己买过鞭炮这种东西,那是男孩子玩的。他们总是当我们经过的时候,冷不丁地点燃他们手里的鞭炮,悄悄扔到我们脚边,听我们捂着耳朵尖叫,然后开心地乱笑。我下决心这次一定要买一种最好的鞭炮,让他们大吃一惊。
  ⑥卖鞭炮的老头看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伸手递给我一只紫色的花纸筒,它差不多有一截甘蔗那么长短,比甘蔗更粗些。老头笑眯眯地告诉我说,这是今年的新品种,放在地上点着以后,会喷出像节日天空中的焰火那样金黄色的火花,很好看的。
  ⑦我说那是像喷泉一样的么?他摇摇头,说是像下雨一样的。
  ⑧那么就是金黄色的雨,一粒粒金光闪亮。这个景象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⑨我数了数口袋里的钱,差不多刚好够买一只。
  ⑩真够贵的啊,但它实在很诱人。我迟迟疑疑地站了好一会,最后掏出了我所有的钱。
  回家的路上我举着那只纸筒一路疯跑,恨不得马上就把它点着。
  可惜,离年三十还有好几天呢。外婆仔细端详着那只烟花,说这么珍贵的东西,一定要等到过年才能放的。妈妈说那就年三十吧,叫全家还有邻居都来看。
  那真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好像比一年还长,那几天里我整天心神不定、魂不守舍。那些只有春节才会得到的,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比如新衣服新鞋子、灯笼、风笋,还有花生糖果粽子年糕汤圆包子……与我枕边这个将会发出万丈光芒的烟花相比,统统地无滋无味,叫我提不起一点兴趣。
  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早上一睁眼我就问妈妈,说现在可以放了吧。妈妈说,得等到吃过年夜饭,天黑了,放烟花才好看。于是那一天里,每隔几分钟,我便抬头看钟,时间从来没有过得那么慢,天空几乎一寸一寸地暗下来的。总算熬到了晚饭,丰盛的年夜饭我只草草吃了几口,便借故放下筷子溜了出去。空荡荡的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家里的人那顿年夜饭吃得没完没了,我紧紧捏着那只纸筒东张西望,盼着大家快出来看我放烟花,有一会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
  终于,外婆拿着一盒火柴,走了出来。大家都嘻嘻哈哈地涌了出来,很多双眼睛,在黑暗的院子里亮起来。我把纸筒小心地安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开始试着在风中划火柴点燃那只纸筒的引信。我的手发抖,点了好几次才点着,扔下火柴就猛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嗤的一声,从地面上飞起了一串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在眼前飞舞蹿腾,把周围黑暗的夜空照得雪亮。我们睁大了眼睛叫着跳着拍着手跺着脚,我们不知该怎么欢迎它,也许我们应该把全镇的人都请来同我们共享这美丽的欢乐……——节选自于《张抗抗文集》
1、请用简要文字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最能表现“我”等待放烟花时的焦急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的是童年生活。作者对人物心理感受、动作、神态作了描写,无处不凸显儿童的特性。请你联系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为什么要略写“放烟花”而详写“等待放烟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也曾有过有趣的童年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一件事,写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