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安宁  我在距家七十里外的大学读书,而五十岁的继父,在学校旁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偶尔过来看我,总是脱掉满身泥浆的衣服,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装,站在女生宿舍

继父安宁  我在距家七十里外的大学读书,而五十岁的继父,在学校旁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偶尔过来看我,总是脱掉满身泥浆的衣服,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装,站在女生宿舍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继父
安宁
  我在距家七十里外的大学读书,而五十岁的继父,在学校旁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偶尔过来看我,总是脱掉满身泥浆的衣服,穿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装,站在女生宿舍楼下,有些滑稽地笑着,将大堆好吃的硬塞给我,说:“这是你妈让我给你买的,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看人家买,就跟着买了些。”看我终于收下,他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欢欢喜喜地回工地继续劳作。
  我几乎没去他工作的地方转过,怕他会当着同学的面拦住我说话。偶有一次,要出门去办事,正碰见他打了饭回来。我见他碗里是我无法下咽的萝卜,便随口说:“别老吃这些东西,油水太少。”他蜡黄的脸上几乎是瞬间便有了光彩,点头说:“好,好。”又热切地问:“有什么东西需要我捎的吗?”我想了想,说,“你有空回家帮我把床头那本书捎来吧,过段时间我可能要用。”
  等半小时后我办事回来,经过工地,突然看见原本蹲在地上的一群民工,跟着一辆飞奔过来的敞篷货车疯跑。我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早有身强力壮的民工抓住依然急速向前的货车,翻身跳了上去。而那些年长体弱的,则慢慢被人挤在了后面。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几乎连站的地方也没有,有些人已经开始放弃追赶。随后,我便在那群继续向前奔跑的民工里,看到了头发灰白、身体瘦削的继父。那一刻的他,像一个突然被注入无限能量的超人,等我终于明白这是一辆可以免费捎载民工回家的货车时,继父已抓住车的后架,奋力地在一群吼叫着“没空了”的民工阻挡下,拼命往车厢里挤去。看着那么多人用力地往下推他蹬他挤他,像推一个没有生命的货物,而我的继父则死命地抓住依然飞奔着的货车,不肯松一下手,我的心,痉挛似地疼起来。
  继父终于爬上去,和那些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民工们肩并肩地紧紧贴在一起。远远地,我看到他脸上鲜明又生动地笑,而我的眼睛,终于随着那渐渐远去的汽车,慢慢地模糊了。   
  等我睡完午觉起来,听见楼下有人在叫我。探出头去,我看到没有换掉工装的继父正举着一个东西,开心地向我晃着。我跑下楼去,在来往的女生里,劈头问他:“你来干什么?”他依然笑着,说:“怕你着急用书,我中午回家取回来了,没耽误你用吧?”我接过书来,抚摩着那上面新鲜的尘土,和继父温热的气息,终于忍住了眼泪,低声问他:“怎么回来的?”
  “骑着车子回来的。不过走的时候是坐的车,还挺快的,一点也不累。”我看着他脚上被人踩破了的布鞋,浑身湿透了的衣服,在那么鲜亮的人群里,他像一颗卑微的苦艾草。然而就是这样被我也轻视着的继父,却为了我一个小小的要求,拼尽全力。两个小时,我用午睡便轻松地打发掉了;而他,却为这样一本我并不急用的书,一刻也不停歇地耗在了七十多里的山路上!
  这个男人已经渐渐老去,他知道他所能给予我的亦是慢慢地减少,所以一旦需要,便可以舍掉一切,倾尽所有。尽管这样换来的,于他,已是全部;于我,依然是卑微的点滴。可是,我终于明白,卑微并不是卑贱,如果是以爱的名义。(选自2007年〈百花园〉)
1、文章对继父的刻画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至少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继父的态度在文章中经历过哪几次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相比,主题都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所描述的事件不同。《背影》最感人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最感人的一件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继父已抓住车的后架,奋力地在一群吼叫着‘没空了’的民工阻挡下,拼命往车厢里挤去”句中“抓”“挤”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怕继父会丢我的人,不想见到他——心疼——感动。(意对即可)
3、父亲对子女的爱;父亲艰难地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父亲拼命地追赶货车,历经千辛万苦为我回家拿书。 (意对即可)
4、通过“抓”和“挤”两个动词,表现了继父不管多么困难一定要上车的决心,表达了他对“我”深浓的无私的爱。(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韩文友《孩子,你那边有雨》,回答下面问题。
  ①一天夜里,就要熄灯睡觉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码,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着实为我的深夜来电吃了一惊:“出了什么事儿?”我赶紧说:“没事,刚才突然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你妈睡着了。成呢?是不是也睡了?”父亲肯定还是怪我的来电不合时宜,但言语中掩饰不住意外的惊喜。
  ②其时我的妻成也已甜甜地睡了。我和父亲怕惊动各自的妻子,像两个淘气的孩子,小声小气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父亲说家里很好,他和母亲身体都挺好。要我别惦记这边,好好照顾成,好好工作。我说我俩也很好,都比刚结婚时胖了,过几天我们打算照张相寄去。最后我说:“时间不早了,爸,你撂了电话,睡觉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吧,对了,你们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你怎么知道呢?”“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
  ③放下电话,我怎么也无法睡着。千里之外,父亲却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记得我上大学临行前,母亲放心不下,又是棉衣又是药物地往包里给我塞。父亲说:“不用挂念他,他不是孩子了。”说归说,我走以后,父亲却每天都要到车站转上一圈。结婚后,我和妻住在一间平房里,有一天卧室钻进了很多煤烟,妻子反应强烈,住进了医院。父亲得知后没几天,居然一个人拄着手杖背着包,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来了。我接过包感觉很重,打开一看,竟装满了瓦刀、泥板子之类的工具。父亲说:“我来给你们拾掇拾掇暖气和炉子,总冒烟哪儿能行。”
  ④年届七旬、胃被切除四分之三的父亲可能一路也没舍得吃一片面包,坐下来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面条。妻在厨房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我安慰妻说:“老爷子一辈子了,就这样。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爸平安到了。”
  ⑤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晴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果真下起了雨。全单位只有我一个人带伞,大家感到非常惊奇。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我不知道父亲那边下雨还是天晴,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窗前翘首望着我这边。父亲老了,不能在为儿子撑起一片天空,但千山之远,万水之隔,父亲仍能为我和妻送来一把温暖的伞,在这个宽厚如昔日父亲臂膀的伞下,我们每一个日子都晴空万里,灿烂如花
1.第①段“怪我来电不合时宜”和“意外的惊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理解第②段“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中的“偶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妻在厨房看着那堆粗糙的维修工具禁不住落泪”,请你描绘“妻”这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完,她可怜地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微笑的可乐》,完成下面问题。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 题目“微笑的可乐”含义深刻,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①段中说“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结合全文看,“我”在失去右脚的同时,也失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巧,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当我踏上路的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请你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
文/林雪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的那一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
  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身体很轻,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地说:“你使那么大的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会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呢。”护士扑哧一声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亲笑着说:“你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听了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上力竟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由她自己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您啊!”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
  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附我说:“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对母亲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让人看见了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我抱着母亲。
  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1.为什么当知道“母亲身体很轻”,“我”心里很难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中“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说:“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母亲为什么在儿子的怀抱里流泪了?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次抱母亲,“我”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罢全文,忽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小文章,写的是一名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题:给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此举让家长、学生感慨颇多。是啊,我们在平时是否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请你也来说一说,并列出几点你应该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①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②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硬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③……   
  ④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了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⑤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⑥“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的摸上汽车……”   
  ⑦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珊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⑧“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1、“我”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临行前“我”与母亲的对话为何却吞吞吐吐?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多次对竹棒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和第⑦段分别对母亲的肖像进行描写,这两段描写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④段中的“直冲”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