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

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及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微斯人②伛偻提携③杂然而前陈者④觥筹交错
答案
(1)无,没有(2)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3)摆放,放置(4)古代的一种酒器
解析
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举一反三
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9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雪》)
4.“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述雪花?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7分)
霜雪里,白菜白
刘文波
①读到白居易一首写白菜的诗,写得真好: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②面对满园的白菜,诗人一定也觉得做棵白菜其实也是不错的。自然界的风刀霜剑带给自己的只是褪去铅华浮躁的轻松自然,霜威深重带来的只是将白菜由青涩转为饱满、甜润。霜气成了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淬火工序。见过了霜雪,方能掘出生命的醴泉。
③经了霜的白菜如人到中年,没有了浮躁与火气,将所有的峥嵘、锋芒内敛为馥郁和充实。密植着繁茂的心事,向内心生长,在内里生花。
④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要种白菜。从立秋下种,到小雪收获,要经历八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白菜还小,从初生到刚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便繁衍着农家的饭碗的清香。清晨,母亲踩着晨露间(jiàn)下一筐嫩苗,回家洗净准备下锅,心急的父亲往往先用焦黄的煎饼卷起几棵嫩叶,吃得齿颊生香,如春来吃荠菜春卷一样有味。满嘴的青绿金黄,教人解馋。母亲则是将洗净的小白菜用热水汆一下,切成细末,再加豆面,做成白菜小豆腐吃。豆香、菜香很能打牙祭,熨帖胃肠的。一顿吃不上,下顿用麻油、葱花、姜丝炼锅,炒着吃,比原来更有滋味。让我们吃得热汗直流。
⑤过了小雪,菜窖里、屋檐下,挨挨挤挤的堆满了青绿的白菜。如同院子里成山的柴火一样,让人感到今冬温暖无忧,安眠稳睡,不必再担心大雪封门了。因为那是一冬的菜蔬。
⑥母亲常将未卷结实的白菜洗净了,砍去根,腌成咸菜,十几日,菜叶通体微黄,酸咸可口,拌合着粗茶淡饭,将清清淡淡的日子调剂得活色生香。
⑦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母亲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闷、溜、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农妇有了施展自己的余地。而其中最顺口的是母亲做的蒸白菜。进了腊月,蒸上一锅大白菜,悠悠的日子就有滋有味过去了。
⑧蒸白菜做法很简单,将三两棵大白菜洗净外面的叶子,备好料,油盐、葱姜、桂皮、豆瓣酱,炼锅,将白菜一片片的下锅细火焖炖。经济宽裕时,买几斤猪大骨,或者宰只自家喂的小笨鸡,先将鸡或骨头蒸至八成熟,再下白菜炖。这时炖出的白菜香而不腻,久吃不厌。在我们那儿叫蒸鸡白菜或鸡扎。客人来了,捞上一碗白菜,再用一层嫩嫩的鸡脯肉盖在菜上,就满眼是肉了。如群山落雪,层次分明,能上得了酒宴大席的,也很能调动我们的馋虫,肉香诱人啊。现在想来,那披在菜上的丝丝鸡肉,是黄公望的披麻皴①,倪云林的折带皴②,养眼养口的滋润。而那时是不能领略出这层诗意画意的,只体会到肉味的鲜美。  
⑨齐白石老人的白菜萝卜同样也可以入得画的。一幅写意白菜萝卜,俗得可爱,有世俗烟火味。拍卖会上,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在人们眼里已不是一颗白菜。这其实是背离了白石老人的心意的。此时,白菜已与世俗无关。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1 期)
【注释】①黄公望,中国元代书画家,有《富春山居图》等传世。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画法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②倪云林:元代画家、诗人,其作画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
小题1:文章第①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
小题3:文章主要讲述了白菜在农家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文末却笔锋一转,写齐白石老人画里的白菜萝卜,甚至说“白菜与世俗无关”,是否离题?对此,你怎么看? (4分)
小题4:作者笔下的白菜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对白菜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8—10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三里城    之:         (2)委而之    去:      
(3)亲戚之    畔:         (4)多助之    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    
(2)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翻译:    
小题3:文章中哪个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用文中句子作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后面小题。(共18分)
父亲的村庄
孙京涛
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父亲不屑: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火车。父亲说:“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研究生是什么?”父亲问。“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那咱村有孩子读吗?”“没有。”“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好像也没有。”“那你得上!砸锅卖铁也得上!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父亲陪了一会儿,问:“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一百块够不?”“够!够了!”小老奶奶连声说。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客气气双手接过。年尾,腊八刚过,小老奶奶就来了,还拎了两瓶“莱阳白干”。她客客气气地双手呈上一百块钱,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接过。第二年正月十五,小老奶奶又来了,还是客客气气借一百块钱;待到年尾腊八,还是拎两瓶“莱阳白干”,客客气气地还一百块钱,而父亲,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过。如此往复五六年,直到她的儿子成家立业。父亲说,小老奶奶遵循古训,债不过年,她真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喜欢听父亲说这个故事,很多东西,从这个故事一直流淌进我的血脉。
⑦近些年,许多体力活儿,父亲已经力不从心。经常地,他会发现一堆土杂肥“被偷了”;待到耕种时,却发现那堆肥已经被均匀地撒到了地里。或者,在大收时节,门口突然响起一嗓:“大叔,你陡崖山的麦子割回来了,扔门口了啊!”出门去看,却是杳无人影。
⑧2007年4月16日,在我的一再劝诱下,一辈子不愿花钱的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在手术室外,我算了一笔账:我一年差不多回老家四趟,父亲已经七十五,假如他再活十年,那么,我统共只能再见他四十次!
⑨就是这个结果,让我开始拍摄《父亲的村庄》。每拍一个人,我都会向父亲念叨念叨,父亲便给我讲他们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看似最平常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却发现,这片自己曾经拼命挣脱的土地,却早已注定了此生所有的精魂。
(有删改)
小题1:请说明第③段中“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和“预言”,两处引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小题2:阅读③—⑦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每空限15字以内)(6分)
情节一:张爱大爷预言我将来靠双眼吃饭
情节二:      
情节三:小老奶奶多次年初借钱年尾还钱
情节四:      
小题3:结合第⑥段内容,说说作者7次运用“客客气气”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不超过150字)(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