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①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③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①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③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④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⑤也,黜弃⑥之,迁徙之,亦已病⑦矣。苟能起,又不艾⑧。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愈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释:①辄:立即,就。 ②踬仆(zhì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③苟:尚且。④厚:增加。⑤踬:跌倒,这里是垮台失败的意思。⑥黜(chù)弃:罢官。下文“迁徙”指“流放”。⑦病:疲惫。⑧不艾(yì):不停止。艾,止息,停息,悔改。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善负小虫也( ) ②卒踬仆不能起( ) ③又持取如故( ) ④及其怠而踬也( ) (2)与“今世之嗜取者”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之市 B菊之爱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倾。 观 前 之 死 亡 不 知 戒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l)虽其形魁然大看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4:这则语言的寓意是什么? |
答案
小题1:1.善于 最终 原来 等到 2.C 小题2: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小题3:1.虽然他的样子高大魁梧,也是很有名气的人,但是他的智慧却跟小虫子一样,真是悲哀啊!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小题4: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告诉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1.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善”“卒”。2. “今世之嗜取者”中“之”解释为:助词,的。A项中“之”字解释为:助词 无意思B、D两项“之”字解释为: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之”字解释为:助词,的。故选C。 小题2: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第一句注意“魁然”。第二句注意“盖”的翻译。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大意,然后指出寓意。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天上的星星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②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的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③“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④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 ⑤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的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 ⑥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⑦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⑧“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⑨“月亮出来了。”我说。 ⑩“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1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2“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13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14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5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16“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7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18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它们虽然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19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小题1:第②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1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小题3:文章19段中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赏析下面句子。(3分) 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 小题5:文章以“天上的星星”为题有何作用?(3分) |
阅读《三峡》选段。(16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 略无阙处( ) ② 沿溯阻绝( ) ③ 乘奔御风( ) ④ 飞漱其间( ) 小题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至于夏水襄陵 ② 自非亭午夜分 小题3: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4: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并结合语段试做分析(3分) 小题5:美丽的三峡,雄伟的三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
阅读下面课文段落,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②骑在牛背上手握短笛的牧童,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小题1:文段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1分) 小题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出来。(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 夏 蚊 成 雷 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 心 之 所 向 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 昂 首 观 之 项 为 之 强。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项为之强( ) ②徐喷以烟( ) ③方出神( ) ④鞭数十( ) 小题3:请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文中的成语。(4分) 示例:庞然大物:体积非常大的东西。 明察秋毫: ②怡然自得: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小题5:概括写出文中体现“物外之趣”的两件事。(4分) |
阅读《桃花源记》(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 山 有 小 口 仿 佛 若 有 光 便 舍 船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4分) (1)便要还家 ( ) (2) 渔人甚异之( ) (3)寻病终 (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表现桃花源中人们热情好客的句子是(用原文写两句) , 。 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 分) 小题5: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两处语句 , 。(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