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克的灯光(节选)(15分)巴 金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爱尔克的灯光(节选)(15分)巴 金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爱尔克的灯光(节选)(15分)
巴 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选自《语文报》)
小题1:“爱尔克的灯光”是西方经典传说,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个传说的大概。(3分)
                                                                                                                                     
小题2:你认为作者用“爱尔克的灯光”为题有何含义?(3分)
                                                                                                                                     
小题3:你怎样理解“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小题4: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盏像“爱尔克的灯光”一样为你守候的灯呢?(3分)
                                                                                                                                                                                                           
小题5:选文最后两段写道:“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说说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3分)“爱尔克的灯光”是欧洲古老传说,说的是姐姐爱尔克用灯给航海的弟弟照路,每晚都亮在她的窗前,最后带着失望死去。
小题2:(3分)提示:表达对亡姐的思念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
小题3:(3分)写出了此次回家作者的失望,还有痛心。
小题4:(3分)提示:比如为你点起希望之灯,守候你成长的父母。
小题5:(3分)这是希望之灯,信念之灯,象征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爱尔克的灯光”的传说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提到的,相关语句是“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根据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爱尔克的灯光”表面的意思与西方经典的传说有关,表达的是对姐姐的思念,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结尾的“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可知,它更是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点评:题目的含义一般从表面义和深层的意思相两方面去回答。回答时,一定要结合与题目相关的文章内容,并联系全文主旨做具体分析,这样回答才会准确、全面。
小题3:试题分析:“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结合语境,前面有“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后面有“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结合这些句子可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希望的破灭,表现了“我”此次回家的无比失望和极度痛心。
点评:理解语句一定要坚持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结合句子上下文内容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句子的意思。
小题4:试题分析:“在你的生活中”是审题的要点,可知,我们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文章中“爱尔克的灯光”的意思,写出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如老师就是我“爱尔克的灯光”,他们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正确的方向。
点评: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写出感悟,做到用词简洁,语句通畅。平时,我们要针对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同学们、师长多讨论、多交流,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小题5:试题分析:“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这个句子表明了“爱尔克的灯光”的深层含义,它不再是姐姐指示道路的灯,更是心灵的指路明灯,因此“爱尔克的灯光”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点评:揣摩语句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甚至是主题,结合语句出现的语段上下文,正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并能够透过句子的表面意思,深入挖掘出句子深层的含义或表达的情感,并能用直白的易于理解的语句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举一反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4分)
    文理          泯然          环谒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
                                                                
                                                                 
小题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4分)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                             , 从道理上说,是因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         ⑵野芳发而幽香(        )
⑶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⑷伛偻提携   (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小题3: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遭贬谪的朝廷弃儿不胜枚举,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苏轼,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从这些人身上你获得哪些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有人卖骏马者,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         见:        
(2)执策而之          临:        
(3)愿还而视之       子:        
(4)去而之            顾:        
小题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小题3: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   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小题1:
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4分)
①齐国厚葬(       )          ②布帛于衣裘(       )
③桓公之 (       )          ④厚葬之风矣(       )
小题2:
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小题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4:
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宋)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嶪[yè]: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蒨[qiàn]: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字。(4分)
(1)余得罪高安(      )     (2)渡桥而   (     )        
(3)汇大车轮 (      )     (4)水之变   (     )
小题2:下列加线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B.受地先王
C.皆以美徐公。D.公与之乘,战长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