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①,使监谤者。以告,则***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②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③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国语·周语上》)
【注】①卫巫:卫国巫师。②弭:止息。③原隰(xí):宽广低湿的平地。衍沃:平坦肥沃的土地。
小题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不苟得              (2)故患有所不                 
(3)国人             (4)口之言也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民者宣之使言
B.所欲有甚生者衣食是乎生
C.由是则生有不用也夫民虑之于心宣之于口
D.由是则可辟患而有不为也其所阜财用衣食者也。
小题3:用“∕”线为下列两个句子标上正确的停顿。(每句标两处)(2分)
①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② 是 故 为 川 者 决 之 使 导,为 民 者 宣 之 使 言。
小题4:翻译(4分)
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小题5:【甲】选段所要阐释的观点是                                            
选段【乙】中厉王“弭谤”的方法是                                     。邵公认为“弭谤”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以上均选用文中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回答)
【乙】文中邵公“谏”厉王“弭谤”时所用的说理方法是与【甲】文所用的论证方法一样的,即都采用了                            说理的方法。【乙】文中“                     ”、“                    ”、“                        
三个短句非常简略而形象地刻画厉王的暴虐昏庸。最终厉王因不听劝谏而落得个“    ”的下场。(6分)
答案

小题1:(4分)(!)苟且取得生命(2)通“避”,躲避(3)指责,批评(4)公开说出,发表
小题1:D
小题1:(2分)(1)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是故为川者/ 决之使导,为民者/ 宣之使言。
小题1:(4分)(1)略(2)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小题1:(6分) 舍生而取义  ***之(障之)  宣之使言    比喻、正反对比   “王怒”“王喜”“王弗听” “乃流王于彘”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D中二者都是“用来”。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天窗(江南月)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为我们带来了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月泻下轻柔的月,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青砖地上便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
因了这一扇天窗,四壁变得可爱。轻纱般朦胧的亮光如一道道细细的银波倾泻而下,继而宛若涟漪一圈圈由浓而淡地隐约向四周扩散弥漫,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肤,惬意极了。
母亲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如“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着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如水莲花般的清润。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全身溢进心坎,有恬淡的芳香从小小的胸腔流出。
也不是夜夜能采来如此美妙的光线的。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惟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罩了鳞鳞瓣瓣的瓦片和玲玲珑珑的天窗。但是,别恼,雨夜光线虽为不足,意趣却也还正呢!天街小雨润如酥。雨点虽轻虽柔。万千雨脚如满天柳絮纷飞时,屋瓦上似有琴手的裙裾窸窸窣窣地舞动,像蚕食桑叶沙沙沙沙地回响耳廓。童稚的心透过那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的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千般雨意万般诗情仿佛倏地一下钻进心里漫延开来。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鼓手,水乡泽国便奏起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响声。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漾起重重细细的波纹。迄今,我一直认为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听雨,从春雨霏霏夏雨哗哗到秋雨潇潇冬雨绵绵,雨雾清清爽爽,亦梦亦幻。一幅东方式的黑白味儿的江南笔墨就这样柔情依依地印在天窗下长大的小女孩的心底。很多年后,我读《听听那冷雨》,那雨声那雨情那乡愁瞬间就把我带入并沉醉于儿时听雨的意境中了。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天窗,也就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灵魂难免也会有死角。阴暗、潮湿、甚至霉斑。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扇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天窗内外,海阔天空!                         (节选自《散文诗·校园文学》)
小题1:天窗给“我”带来了哪些无法言喻的美妙呢?(4分)
小题2:作者心中的天窗是怎样的呢?作者想借此表达怎样的情感?(4分)
                                                                             
表达的感情是:                                                                
小题3:结合语境和括号中的问题,揣摩散文语言的精妙。(6分)
(1)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如水莲花般的清润。(你怎样理解“清润”呢?)(2分)
(2)万千雨脚如满天柳絮纷飞时,屋瓦上似有琴手的裙裾窸窸窣窣地舞动,像蚕食桑叶沙沙沙沙地回响耳廓。(这句话是怎样描写景物的?)(4分)
小题4:试在文中找出与“天窗内外,海阔天空”相照应的句子(2分)
小题5:阅读全文,具体说说题目“天窗”的含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横线词语。(2分)    
治经为博士(  ) 但当涉猎(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片段,完成小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4分)
(    )  两(     )  袖(    )  妇(    )起大呼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小题3:写出文中对口技进行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3分)
小题4:本文选自         ,它是清代         编的一部         。全文以“         ”字统领全文,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老街印象
①吴头楚尾的江南有条老街。
②这条街,一头连着宁静自守的山,一头连着流荡自如的水。山水间的老街,得山之稳重,得水之灵动,像一位惯看秋月春风的老人,端坐在江南,端坐在鹊江边。
③“长街二三里,店铺数百家”,这样的景象已越千年。阳光透过法国梧桐的树叶斑驳地洒在街面上,仿佛穿透了时空,把空旷的街面照得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可就在你迈脚间,所有这些又飞得无影无踪。
④其实,定睛细看,老街的风韵遗迹还清晰可见:飞檐翘角、镂花窗台、水上吊楼等明清结构建筑仍历历在目。正街的店铺还保留着前店后坊楼下经营楼上住宅的格局,正门都上着陈旧的木板门,木板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殆尽,暴露出木头的筋骨。逝者如斯,令人触目惊心,难道老街的历史被时间冲刷得就只剩下这筋骨暴露的扇扇木板门了吗?
⑤走进一间打开木板门的店铺,这是一个理发店,两位老师傅的年龄虽大,或许也不及木板门的年龄一半大。他们从学艺到从业,就一直在这间稍显幽暗的店铺里,展示着他们的顶上功夫。陪同他们的是一把只有在这里还能见到的手动推剪、一把牙齿不全的桃木梳、一把剃刀和一块油光锃亮的荡刀布。这里没有旋转的彩灯,墙上没有帅哥靓女的艳照,只有和老街殷殷相伴的娴熟手艺。此时,身躯佝偻的老师傅为老顾客围上渍斑的围裙,在胡须处焐上毛巾,缓缓转过身来,慢条斯理地拿起剃刀在荡刀布上有节奏地来回荡着。荡完转身,为顾客揭去毛巾,在面庞上涂上皂沫,操起剃刀,一丝不苟地彰显手艺。顾客闭目养神,半睡半醒地享受剃刀刮过的那份快意。一会工夫,顾客的面庞便容光焕发,对镜而视,自觉精神抖擞。老师傅摘下围裙,再为顾客慢悠悠地做颈肩部按摩,慢悠悠中送给顾客又一份舒坦。
⑥老街的风韵遗迹在这份惬意和舒坦中苟延着,传承着。
⑦出理发店,再往上街头逛去,店铺似乎更萧条些,原来这条正街上的商铺先是随着民营化的步子迁往后街各自发财去了,而后,在近几年,不论发大财发小财的人又都搬迁到集镇新区去了,单把一扇扇筋骨暴露的木板门和不愿挪窝的老人们留在了老街。
⑧一扇扇木板门就像一位位耄耋老人守候故土般地守候在老街上,神情孤寂外还有几分呆滞。然而当你读到张贴在它身上的一幅幅春联时,你便会发现一位位老人的思想是那样富有个性,卓尔不群。
⑨“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是曾挂在徽州民居上教大家做人的对子,被老街的商人带到老街,张挂在自己的店堂外。同一店堂里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广种福贵田香流橘井,大施仁石灵采上云山”。老街上有名的联句不胜枚举,老街的老人们都能说上一二。像广大药店的“仁方到处堪寻药,济世无财可学医”、茶馆的“花前渴想相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这样的门联,老街人更是家喻户晓。
⑩老街人贴上的春联,早演绎成老街的景象,人们把它深深刻在心底,再把它带到天涯海角。离开家乡不论多少年的老街人,都会在闲暇时凭窗凝望,其实窗子外并没有什么耐人寻味的风景,游子们的沉思是因为他们想起了故乡,想起了老街。
11他们想起老街的店铺和店铺里敦厚朴实的老板和伙计,他们想起梅子熟时整条街都会弥漫起白兰花的香气,他们会想起鸡汁茶干、小磨麻油、油糖蒸糕、糯米水籽、炕炉酥饼和油炸毛豆腐,他们还会想起如银的秋月洒在慈塘湖面上的柔情。情到深处,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吟道:“沽酒有村垂柳锁,采樵无路落花封。胸中不用吞云梦,一览烟波几万重。”
12是的,他们想起了他们的起始点。身在天涯海角,倦了,累了,老街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
13老街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巷子的足音里、在木板门的剥蚀间、在游子们的怀想中悠悠地积淀着峥嵘,积淀着真实,积淀着一代又一代古镇人的道法自然的故事。
小题1:“老街的风韵遗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概括。(6分)
小题2: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山水间的老街,得山之稳重,得水之灵动,像一位惯看秋月春风的老人,端坐在江南,端坐在鹊江边。
(2)老街的风韵遗迹在这份惬意和舒坦中苟延着,传承着。
小题3:第⑧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小题4:作者在第12段中说“身在天涯海角,倦了,累了,老街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为什么只有老街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废墟 余秋雨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流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做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有删减)
小题1:文章中说“前夜的残梦”,具体的含义是什么?(3分)
小题2:怎样理解文章开篇说“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4分)
小题3:“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结合文章,阐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4: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废墟?(4分)
小题5:结合文章说说废墟在古今历史发展中有什么重要的意义?(5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