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4分)
(1)有仙则(          )                  (2) 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形(          )              (4)与善人(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小题3:【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4分)
小题4:【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3分)
答案

小题1:使……劳累      居住      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4分。
小题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3)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小题1: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2分,共4分。
小题1:
示例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示例2:第二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善良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芝兰之室”的理解来【甲】文中寻找两个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表述观点题。观点明确,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经典品读:阅读《三峡》回答问题。(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本文选自《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⑴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⑵晴初霜(    )
小题3: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故:故渔者歌曰 故人不独亲其亲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⑴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小题5: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     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2分)
小题6: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小题(18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于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臣。***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为械()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C.虽***臣,不能也()D.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小题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2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意思是             
B、公输盘诎                     通         意思是               
小题3:选出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组(     )(3分)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②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小题5:“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小题6: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用原文内容回答)(3分)
小题7:分析这段文字的大意,用简要的话进行概括。(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小题(16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①              ,②               ,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2分)
A、非不深也(     )    B、而去之(    )
小题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3:文中有三处空缺,按照原文,应填写的句子是(3分)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5: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分)
小题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14分)
床头捉刀人
魏武①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②,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③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此使。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③捉:握。
小题1:文中的句子属判断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小题2:下面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小题3:下列各句与“魏王何如?”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宋何罪之有?B.胡不见我于王?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2分)
A、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使崔季圭代。   
B、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小题5: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 (2分)
小题6:匈奴使为什么被***? (2分)
小题7: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曹操? (2分)
小题8:你熟悉的关于曹操的故事可能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两个和曹操相关的故事或者俗话吗?( 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子
B.便还家:通“邀”,邀请
C.处处之:做标记
D.不为外人道也:值得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表达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的社会理想,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B.文章以时间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层次分明,情节引人入胜。
C.故事以桃源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离开桃源到再寻桃源的情形,贯穿了起来。
D.文中并没有写渔人“具言所闻”的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