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小题1:填空:(6分) (1)这些言论选自 ,作者是孔子,他名丘,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2分) (2)出自本十则的成语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3)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 小题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2分)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吾日三省吾身 (2)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小题5: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2分) |
答案
小题1:(1)《论语》 仲尼 思想家 教育家 (2)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⑴通“悦”,愉快 ⑵生气,发怒 (3) 有害 小题1: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或在浊世中才能显示君子本色。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1:(1)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2)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小题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阳之居南之沛①,老聃②西游于秦,邀③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之居不答。至舍④,进盥漱巾栉⑤,脱屦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盱盱⑦,而谁与居?大白若辱⑧,盛德若不足。”阳之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⑨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选自《庄子•寓言》) 【注释】①〔沛〕与下文的“秦”“梁”均指古地名。②〔老聃(dān)〕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③〔邀〕逢,遇到。④〔舍〕旅店。⑤〔盥(guàn)漱(shù)巾栉(zhì)〕各种盥洗用具。⑥〔屦〕鞋子。⑦〔睢huī睢盱(xū)盱〕睢,张目仰视的样子。盱,睁开眼睛向上看。⑧〔辱〕污浊。⑨〔炀(yáng)〕烘干,烤火。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至于梁而遇老子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向者弟子欲请夫子( ) (2)而谁与居( ) (3)妻执巾栉( ) 小题3:老子为什么“仰天而叹”阳之居不可受教?(2分) 小题4:阳之居接受了老子的批评吗?为什么这样说?(2分) 小题5:读了这篇短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2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鲁共公择言 梁王①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②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③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④夜半不儡,易牙⑤乃煎熬燔炙⑥,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⑦得南之威⑧,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⑨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⑩,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梁王:即梁惠王,魏国国君。亦称魏婴。公元 前362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故魏国亦称梁国。②帝女:指夏禹女儿。③甘:甘美。④齐桓公:齐国国君,春秋之霸之一。⑤易牙:亦称狄牙,齐桓公的幸臣,善于逢凶迎。⑥煎熬燔炙:烹调的四种方法。⑦晋文公:晋国君主,名重耳,春秋王霸之一。⑧南之威:亦称南威,美女名。下文中的“白台”“闾须”也是美女名。⑨楚王:指楚庄王,楚国君主。⑩尊通“樽”。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⑴绝旨酒( ) ⑵遂推南之威( ) 小题3:说说“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的意思。(2分) 小题4:文中梁王对鲁共公的建议持怎样的态度?你是从哪句话可看出的?(2分) 小题5:鲁共公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劝谏梁王的?请简要分析。(3分)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17分) 太阳的馈赠 孙继泉 西部有辽阔的山河,飘香的瓜果,醉人的歌舞,也有黑黑的脸膛,宽大有力的手掌和热情直爽的性情。 这都是太阳的杰作。 从乌鲁木齐通往博乐的高速公路两边,是大片大片的棉花地、玉米地、葵田和瓜田。是一片肥美的绿洲。叫几天来看惯了茫茫戈壁和无边沙海的我们眼睛一亮。到了博尔塔拉,作家熊红久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说:到了,你们可到了!当晚,他用那宽阔洪亮的歌喉为我们献上了由他作词的讴歌家乡的歌曲《博尔塔拉之恋》。在随后的几天里,他领我们看遍了博尔塔拉最美的景色,但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西部植物,那些在太阳的烘烤下一点点变红、变黄、变白、变紫,变得醇香甜美的饱满果实。 精河是盛产枸杞的地方。此时,枸杞熟得正好。我们走进一片茂盛的枸杞地,亲手采摘挂满枝头的玛瑙般的枸杞,一股清香和甘甜便弥漫了整个胸腔。得益于这里独有的日照、温差、水土等自然条件,精河枸杞以其精良的品质远播四方,是闻名天下的枸杞之乡。在一片片山坡上,精河人正将刚刚收获的枸杞摊在苇席上晾晒,一片片的红,染红了我们的眼睛,染红了精河人的心扉。 哈密瓜人人都吃过,但有几人能走进望不到边际的瓜田呢?有几人能在瓜地里吃到熟透的橙色鲜瓜呢?正是卸瓜时节。瓜农扎着头巾,裹着面罩,只留下一双滴溜转动的眼睛,他们将选中的瓜伸手摘下,飞快地扔给站在地头上接瓜的人,地头上的瓜已经码成了一座座小山。瓜有七八分熟,正在装箱,即将运往广州,五六天后,这些哈密瓜就会出现在广州街头的大小超市里。而那些熟得裂开了口子的瓜是无法外运的。我们切开几只这样的瓜,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瓜宴。 棉花地。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每年种植棉花800万亩,收棉季节,疆内疆外的拾花工就达50万人。现在,棉花正处在花铃期,棉花的枝杈上,正擎着红的黄的花朵,果枝上,青桃垂挂枝头,那洁白细柔的棉纤维正在里面一天天伸长,要在太阳的照耀下慢慢开裂,吐出棉絮。在朗朗的阳光下,棉田一片寂静,妇女们在给棉花打顶,从远处看去,只见她们的彩色头巾在绿地里移动,像几尾鱼在碧水里游弋。 葵是油葵,无边金黄。菊是万寿菊,红黄相糅,是做颜料的上好原料。番茄是酱用番茄,坐果多,产量高。还有葡萄、无花果、梨、杏、枣、石榴、核桃…… 我们在这一方方田地边长久驻足,不由自主地举起镜头。低下头,却发现自己的影子清晰地刻在地上,大得惊人,黑得深重,像岩画,似剪影。西部的太阳就是这样,什么东西经过了它,都会被穿透,被改变,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我们来自山东,从黄海之滨到阿拉山口,一路向西,逐日之旅。回来的时候,我们的脸黑了,胳膊也黑了,但也显得壮实了,成熟了,这是西部太阳给我们的最好纪念和慷慨馈赠。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部有些偏僻,有些荒凉。这块被认为蛮荒的土地,却得到太阳的偏爱。我们走遍了南疆北疆,亲眼看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他们生活得悠闲而富足。在新疆,还有这么一件趣闻:说一个维族老汉去了一趟北京,回来之后,家人问他北京怎么样啊?他说:北京那地方嘛,唉,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是啊,在这个圆形的星球上,其实并没有地理上的中心。任何一个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是中心。我们都是太阳的儿女,每时每刻都得到它的养育和抚慰。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07月10日) 小题1:题目“太阳的馈赠”,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题目的呢?(4分)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体会语言的妙处。(7分) ⑴在一片片山坡上,精河人正将刚刚收获的枸杞摊在苇席上晾晒,一片片的红,染红了我们的眼睛,染红了精河人的心扉。(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⑵回来的时候,我们的脸黑了,胳膊也黑了,但也显得壮实了,成熟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4:找出这篇散文点名主旨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方格内。(3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牛头马肉① 灵公②好妇人而丈夫饰③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④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⑥月而国莫之服⑦。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②灵公:齐灵公,公元前581—554年在位。③饰:服饰,装 饰。④裂:作动词,撕破,撕毁。⑤内:内宫。⑥逾:越,过。⑦莫之服:即“莫服之”。之 ,代指“男子饰”。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⑴国人尽服之( ) ⑵相望而不止( ) 小题3:说说“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的意思。 小题4:全国女扮男装的事屡禁不止,齐灵王非常苦恼,晏子为他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小题5: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评价一下晏子和齐灵公。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 寒秋踏青 孙青松 阳历十月下旬到十一月“立冬”前的这段时光,习惯上称为“寒秋”。这时节,旷野里,冬小麦破土而出,以绿色浸染着、铺阵着地表,吞噬着荒芜;又以“兵临城下”之势,分割包围着豫西南平原上的庄村、城镇。 突出县城水泥森林的“重围”,“落荒”而逃入乡野冬麦领地,我有一种踏实的“归属感”。 这时期的冬小麦正值“童年时代”,一身稚气,满目清新,纤尘不染。阳光普照的清晨,冬麦叶子上的众多露珠,水晶般闪亮,如秋夜天河里的星星;在暖和的午后走进麦田,微风中泥香与禾香扑面而来,极易让人产生“春暖花开”的错觉。那高两寸许的麦苗儿,以浅绿、细密、匀称的垄行“刷新”了原野。若蹲在地里抚摸清凉而软和的麦叶子,定会感受到牵手儿童的温情。 这时的冬麦,的确有着苗不遮土的“简约”,然而细观起来,仍不失“多彩多姿”——由于麦种的不同、播种时间的早晚、土壤的肥瘠等诸多因素,寒秋时期的麦苗儿颜色,也总是细差微别:有的嫩绿,有的青绿,有的黄绿,有的鹅黄。无论何颜何色,都是那样嫩秧秧、活脱脱的清纯可爱。这情形正如阳春之柳色,大同而小异也。又由于地形地貌的迥异,麦苗的垄行姿势不一——梯田的麦垄,如地图上的等高线,圈圈环绕着梯级而上;岗坡地的麦垄,似凝固的瀑布,有水线的动感;平地的麦垄,像五线谱比排着,跳动着音律。 冬麦田盎然的绿意,与晚秋萧瑟的景象,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又是合理的配置、浑然的协调。在我看来:田野里这每一株麦苗儿,都是一个文字,字字生动鲜活;每一垄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块麦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篇美文,缀合成宏篇巨著,由近而远地次第展开,大美无言。农民,是这部巨著了不起的作者;大地,是岁岁复写的纸张;耧脚,是如椽的巨笔;麦种呢?则是淋漓的墨水呵! 每当我面对被冬麦“一统天下”的田原之时,总有一种“面朝大海”的感觉。那一望无际的麦地,就是浩瀚无边的海面;那起起伏伏的岗坡,就是静默的波涛;那隐隐约约的远山,则是遥远的海岸。 立于一个自选的“制高点”上瞭望,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哲理:天高地厚,所以载万物容万象:天远地阔,所以任鸟飞纵马奔。蓝天、白云和葱绿的冬麦田地,共同拼合出最辽阔的地理空间,延展着最博大的人世襟怀。置身于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人显得何等渺小,名利又何足挂齿! 来这里休闲,不用担心什么风险,不必顾虑什么后果。这里是一个安歇疲倦心灵的温馨港湾,能让你彻底地放松,完全地坦然。放眼广袤的原野,间或可以看到农人在麦地锄草、施肥,虔心敬意:家犬黄狗,往往安卧地头,守护着主人架子车之类的农具。 这期间的麦田里没有一轮一轮的绿波,只有条分缕析的垄行,肌理般诗意地排列着,优雅地延伸着,提升着我阅读大地之书的兴趣。清凉的秋风,时而轻扬我的衣角,让我飘逸;时而沁入我的身心,清心凉肺。 是的,这南阳盆地的沃壤与地气,选择和培育了冬小麦这优良的旱地粮食作物;这优良的粮食作物,又养育和繁衍着盆地优秀的子民;这优秀的子民,又积淀和传承着灿烂的盆地文化——这就是我对冬小麦敬畏的原因啊!况且这寒秋的时光,又是岁月精彩的“段落”。 (节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7期) 小题1:这篇散文主要抓住了哪种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2分) 小题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冬小麦的敬畏之情,作者敬畏冬小麦的什么呢?最少说出5点。(5分) 小题3:文中很多语句写得生动、优美。根据提示,品析其妙。(6分) ⑴突出县城水泥森林的“重围”,“落荒”而逃入乡野冬麦领地,我有一种踏实的“归属感”。(加点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⑵阳光普照的清晨,冬麦叶子上的众多露珠,水晶般闪亮,如秋夜天河里的星星;在暖和的午后走进麦田,微风中泥香与禾香扑面而来,极易让人产生“春暖花开”的错觉。(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根据前后语句,发挥想象,在横线上填上精美语句,使之与原文构成递进排比句式。(4分) 在我看来:田野里这每一株麦苗儿,都是一个文字,字字生动鲜活;每一垄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块麦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篇美文,缀合成宏篇巨著,由近而远地次第展开,大美无言。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