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军人之家巴利斯  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她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医生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军人之家巴利斯  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她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医生带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军人之家
巴利斯
  维拉的丈夫巴都林离开她上前线两年了。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巴都林受了重伤,现在就住在市荣军医院。医生带着维拉走进病房,指向一张靠在墙边的病床上,床上的伤员盖着被单,仅露出圆圆的修剪过的后脑勺。维拉快步奔过去,轻轻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巴都林,巴都林……”她希望看到床上的人把枯瘦的双手伸出来,她就会投向他的怀抱,可是他没有动。维拉猛然惊呆了:手呢?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连双手都没有了!床上的伤员慢慢地抬起了头,维拉看到的是一张破了相并带有深红色伤疤的脸,空空的小洼坑代替了眼珠,又大又白的伤痕歪歪斜斜地穿进这可怕的面孔,她惊叫一声,便失去了知觉……   
  维拉醒过来之后,上校和医生向她介绍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他踩响了地雷,烧伤了双眼,炸没了双手,截去了双腿……他不能说话,至少是现在……被找到时已无法辨认,他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这封信人们确认了他的身份。
  第二天她再次来到医院,把巴都林运回了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但她没有屈服,她悉心照料着他,盼着他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九月的一天,维拉正在做家务,篱笆门吱呀地响了一声。啊!站在门口的是活生生的、健壮的巴都林吗?   
  巴都林听妻子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他激动地问妻子:“你以为他就是我?”    
  “当然。”    
  “只要他活着你打算护理他一辈子?”    
  “是的!”
  伤员躺在床上,脸朝着墙,维拉倾着身子温和地在他耳边说:“我的丈夫回来了!但您别难过,您将和我们一起生活,谁也别想带走您。听见了吗?”
  巴都林突然想起了什么:“你说在他身上找到一封信?给我看……”   
  维拉拿出了信。巴都林看完后兴奋地说:“他是阿廖沙,我的战友!为防万一,我们交换了信。这样,如果一个人牺牲了,另一个人就可以把信转给他的亲人。”巴都林抹了抹眼泪,开心得像个大孩子,大声对伤员说:“阿廖沙,我是巴都林,你还记得吗?”   
  阿廖沙微微地点了点头,巴都林接着兴奋地说:“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在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床上的阿廖沙动了一下,苍白的嘴唇颤抖着,传出了含糊不清的声音:“谢——谢,通知——我母亲,我没有被——抛弃……”   
  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新故事》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为使“伤员不是维拉的丈夫”这一情节合乎情理,作者在小说中埋下了伏笔,请你找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一缕阳光洒进室内,窗外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妻子维拉或者丈夫巴都林的性格特点。(只选一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双眼已无眼珠,脸上有白而大的伤疤,脸已破相,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无法辨认。
   (2)临时不能说话。
   (3)身上没有证件,仅凭一封给妻子的信确认了他的身份。
2.(1)烘托人物心情。夫妻团圆、战友团聚使三人心情都非常兴奋。
   (2)预示事态发展。伤员会得到很好的医治,三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3)“阳光…艳阳”象征着人性的   美好和人情的温暖。
3.妻子维拉:(1)热爱丈夫,意志坚强。“丈夫”严重残疾,战争夺去幸福,但她没有屈服。(2)心地善良,心灵美好。伤员虽不是丈夫,但她仍然坚决地要他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丈夫巴都林:(1)热爱妻子,牵挂家庭。执行任务前想办法把信传回家。(2)心地善良,心灵美好。毅然决然地要受伤的战友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     
 雪小禅
  那天,她被邀请去吃饭。     
  是她的主人邀请她去吃饭,她听儿子说,那里的饺子特别好吃,当然,儿子也没有吃过,是班里的同学说的。
  她一直很自卑,不善言辞。给儿子去开家长会时,总是一言不发的那个。儿子鼓励她说,妈,你应该笑啊,你笑时多好看啊。     
  儿子虽然出身寒微,可是一直很努力。她也总包饺子给儿子吃,但儿子说,他的同学们说了,那里的饺子好吃极了。说这话的同学,家里的父母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只有儿子,是没有机会去那样的饭店的。 
  因为,她只是一个清洁工,有时间的时候,给有钱人家做钟点工。她的儿子和这家女主人的儿子居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女主人开着本田车,和她一样的年龄,可穿的衣服十分昂贵,哪一件都要几千块。有一次她给女主人洗衣服,一不小心把真丝的衣服烫坏了,女主人发了很大的火,她想辞职,可女主人说:“你老实,还勤快,别辞职了,算我不对。”
  她没有想到女主人会请她吃饭。
  正是母亲节。女主人说:“你打车到丽晶饭店207等我,我一会儿就到。”她哪里舍得打车,还是坐了公共汽车,然后又倒了一次车,下车后又步行了一里多地。
  丽晶饭店在这个城市的边上,豪华而充满了浪漫气息,里面种满了高大的热带植物,她进去就蒙了。服务生把她引到207,她进去,看到一屋子女人,华衣丽影,只有她,寒酸地站在那里。
  有人说:“你是谁呀?走错门了吧,是不是打扫房间卫生的?”
  “这是207吗?”她问,“是呀,你找谁?”她正茫然拘束间,女主人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说:“这是我的朋友,今天母亲节,和我们一起过个节。”  
  很显然,她不是这类人,她们都有车有很体面的工作,或者老公是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她没有老公,老公前年出车祸死了,她只是一个人,带着一个12岁的孩子。
  “来,坐,”女主人拉着她的手说,“来,你点菜。”她有些发傻,因为她从来不会点菜。 
  她也去过饭店,带着儿子,一张嘴就是鱼香肉丝,八块钱,一大盘子,儿子馋了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吃。
  现在,面对眼花缭乱的菜谱,她摆着手说:“不会,我不会点。”
  她是真的不会点。
  女主人熟练地点着菜,那些菜名她听也没听过,那些客人们还在悄悄地观察她,议论她。菜上来之后,她看到一盅粉丝一样的东西,她说:“这粉丝味道好。”所有人都笑了,她也跟着笑。女主人说:“那是鱼翅呀。”她的脸红了,她们相互敬着酒,是洋酒,她也喝了一点儿,一下就呛了,洋酒怎么会这个味道?还这么贵?!她实在是想不清楚。
  王食上的是饺子,各种各样的饺子,的确是好吃,她吃得很多,最后都吃撑了。到现在,她仍然不明白女主人为什么请她,为什么让她和这些有钱的女人们在一起?
  散了的时候女主人让她把饺子和剩菜打了包,开车送她回家。她小心翼翼地问:“这一桌子菜多少钱啊?”女主人说:“没多少,三千多。”她出了一身冷汗,三千多,那得包多少饺子吃啊?
  她婉转地问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女主人说:“没事,今天母亲节,也是你的节日,就是在一起吃个饭。”回到家,饺子还热着,她叫儿子:“快来吃,丽晶的饺子,你最想吃的!”儿子说,是不是谁谁带你去的,她说:“是呀,你怎么知道?”
  儿子说:“有一次我去她家里找你,你不在,我遇到她,她问我,母亲节快到了,你想送给***妈什么礼物?我想了想,我也没钱呀,我就和她说,如果有钱,我就请你去丽晶饭店吃饭。”
  儿子还说,当时女主人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说:“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她知道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吃饭了,因为,她满足了一颗少年的心;她要向人们证明: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平等的,无论贫贱富贵。
  就是从那天起,她不再自卑。扫大街怎么了?没有老公怎么了?她是一个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有爱,有自尊,有听话好学的儿子,还有一个理解她的女主人。
  她应该做一个自信的母亲,好好地生活,为了儿子,为了自己,为了女主人的那片苦心。(选自2010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小说中女主人为什么要请钟点工赴豪华晚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小说情节,说说女主人是怎样一个人,她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第三段为何要写到钟点工的自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j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4题。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予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可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成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 “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渎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呜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竞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选自2010年2月《今日教育·读写舫》)
1.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小时候期盼长大后到好望角执着追求梦想
长大成家时怀疑好望角的存在
老年时找到新的精神慰藉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我们一样爱他们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出动:学生们站在山岭上,手舞野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非常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来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了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了卦,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了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张张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纸条上写上每一个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您……是想抓阉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您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吗?”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三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贫困学生道歉?”方子儒的脸上满是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还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十五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       )→(        )→笑了→(        )→满怀歉意
5、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蘑菇转了一个弯
  ⑴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位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⑵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⑶父亲问我为什么回家,我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⑷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⑸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⑹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⑺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⑻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的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⑼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⑽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争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⒀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一个弯。
1.第⑴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___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__改摘山果得不少钱——_________——父亲疑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 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着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6.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惰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⑸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不一样的幸福
杨晨
  ①到浦东机场接朋友,从悉尼到上海,不知什么原因,飞机误了点,于是,大厅里聚了好些等候的人。     
  ②他很有些特别,因了手里的那束火红的玫瑰。这一团玫瑰红得扎眼,张扬得旁人都免不了生出好些个羡慕来。我猜,他是来接女朋友的。他捧着花,安静地坐着,和周围渐渐地就形成了反差。等待的人,或多或少总有些烦躁,或大声地对着手机嚷嚷;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穿插着好多的抱怨;也有带着孩子来接人的,小孩子就满大厅瞎跑,又制造出各种嘈杂的声音。我也等得很有些无聊,于是,更加地羡慕起他来:等待自己爱的人,过程也可以这般恣意。我猜,他一定很爱他的女朋友。     
  ③我在他的旁边坐下,我觉得他的安静可以感染我,让我不断烦躁的心宁静下来。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微笑,他的笑容很好看。     
  ④他耐心地等着,手机不时地响起,“今天下午的会议先取消,我还在机场,晚点了,我赶不回来。”“对不起,杨总,今晚不行,今晚我已经有安排了。…这个合同有些地方还需修改,明天我回公司来处理。”“这件事让陈助理先处理,等我回公司再说。”我猜,他一定是个不小的领导,而且很忙。这样一个大忙人现在在等待一架晚点的飞机,其实,接人,他完全可以安排下属的。     
  ⑤终于,终于,广播里有了那架飞机的消息,已经安全降落了,乘客们开始办手续了,我们可以去通道那里候着了。通道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人,想要看清里面出来的人得踮起脚尖。他站在那里,高高地举着那束玫瑰,比任何牌子都醒目。     
  ⑥陆陆续续,人开始走出来了。我一边找着朋友,一边“找”着他的女朋友,一定非常非常的漂亮。     
  ⑦朋友很快就出来了,看到我,一阵寒暄。我却忍不住地分神,看他,依然举着玫瑰,依然安静地等待。     
  ⑧然后,他笑了,大步地往前走。通道里,一对老公公和老太太相扶着走向他。他把玫瑰塞在老太太的手里:“妈,我怕你们看不清,特地选了最红的一束。……‘儿子,等很久了吧。……‘没事,接到你们就好了。”“澳大利亚真漂亮………‘下次,再给你们报个欧洲团……”他一手推着行李车,一手搂着母亲,另一边站着父亲,一家三口向停车场走去。那束玫瑰花像火一样照耀在他母亲的胸前。     
  ⑨原来,我的猜测是错误的。错误的更好,错误的更显出了意想不到的幸福,怪不得,这束玫瑰如此鲜活。(选自《新读写》2008第2期)
1.第②段中说“他很有些特别,因了手里的那束火红的玫瑰”,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写“他”的手机不时地响起这一细节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⑧段的句子:那束玫瑰花像火一样照耀在他母亲的胸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尽孝其实很简单,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杯浓浓的香茶……都能让父母为之感动。也请你讲述一个你对父母关爱的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