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题。捅马蜂窝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题。捅马蜂窝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题。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               →“我”捅了马蜂窝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2.“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                              
3.文中加黑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                           。 
4.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                、妹妹_________和马蜂                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受到。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结合文意说说它的的妙处。
                                                                                          
6.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7.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
                                                                                        
8.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读文章之后受到的启示。
                                                                                        

答案
1.爷爷后院有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
2.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3.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4.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怕蜂进屋、关门逃跑;拼死复仇的气势。
5.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6.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7.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8.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举一反三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回答文后问题。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2、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6、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袋袋裤——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1)上面这段话出自                        (作者)的自传体小说《                            》。
(2)小说中“我”的外祖母是一个                                                         的人。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最后一课》选文,完成1—4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加黑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句中用“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                                                                         
2、“他说‘我——我——’”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表明他此时的心情                    
3、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异常高大?
     答:                                                                                                   
4、划横线部分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描写:                                                                                                
     表达的感情: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完成1—3题。
       类似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常常让我记上一生。
       我跟他讲了我的故人克留会尼可夫,这是个大脑袋的孩子,是个打架能手。我打不过他,谁也打不过他。“好事情”听了,说:“这是小事儿,都是些笨力气,真正的功夫在于动作的速度,懂吗?”
       从此 ,我就更重视“好事情”的话了。
      “任何东西都要会拿,这可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啊!”
       我一点也不明白,可其中的神秘感让我永远记住了。
       家里人越来越不喜欢“好事情”, 连猫也不往他膝盖上爬了,而别人有膝盖它都上。
       我因此打过这只猫,为了让它别怕“好事情”,我差点气哭了。
      “可能是我身上的酸味儿吧,它不喜欢!”
1、上面文字选自《                    》,作者是                   
2、“好事情”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答:                                                                                                               
3、“我”为什么把“好事情”当作朋友?
      答: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抓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2.结合选段谈谈武松的形象。
                                                                                                                                                 
3.你所知道的关于武松的情节还有什么?请至少写出两个。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