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滋味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读书滋味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读书滋味

       又是一个萧瑟的冬日,还是这个古老的城区,沿着同样的线路,拾级而上,再次站在那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这一幕令人想起30年前……
       1970年12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集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的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3年后,当勃兰特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的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平静地说:“那天早晨醒来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不能仅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我突然感到有必要下跪。”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起”。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30年后,德国的新一代***沿着维利·勃兰特的足迹又踏上了这块土地:12月6日中午,德国统一后的第二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对波兰进行短暂访问期间,再次来到他的前辈曾经真诚下跪的纪念碑前,郑重地献上了一个花圈。随后,施罗德为安放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附近的维利·勃兰特纪念碑揭了幕。施罗德说,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阳光下,纪念碑浮雕上这位***下跪的侧影显得凝重而神圣。
1、“30年前惊世一跪”指                                                                                                      
2、“30年后一座丰碑”指                                                                                                      
3、在第一段中作者如何将两个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找出有关词语。
                                                                                                                                              
4、如何理解“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
                                                                                                                                              
5、这篇报道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勃兰特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倒谢罪。
2、维利·勃兰特因诚恳谢罪赢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人们为此给他建了一座纪念碑。“三十年后一座丰碑”即实指勃兰特纪念碑,也指他给人们留下的伟大形象。
3、又是 还是 同样 再次
4、人们会永远记住勃兰特代表德国,为德国在二战中所犯罪行进行的忏悔及忏悔的勇气和真诚。
5、一个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只有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举一反三
阅读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
       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五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但是,这种变相软禁的生活,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他的夫人蒋英回忆说:“那几年,我们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飞机动身回国。”
       为了回国的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他们竟搬了五次家。那时候,他的七岁男孩和五岁女孩也都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1.“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一次次“梦见”表现了什么?
                                                                                                                                              
2.写钱学森夫妇萌发起强烈的回国念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点明时间是”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
                                                                                                                                               
3.美国海军次长对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态度至少透露了哪两个信息?请简要回答。
                                                                                                                                               
4.钱学森夫妇回国的意志十分坚定,从文中哪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                                                                     。然而,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你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年8月,钱学林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9月中旬,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定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移民局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还搜查并扣压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笔记本,诬蔑他企图运送机密科学文件回国。
       那时,中美在朝鲜战场正处于交战的敌对状态。美国正盛行法西斯式的麦卡锡主义。钱学森的回国决心触怒了美国当局。1950年9月9日,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和当时远在欧洲的马·卡门教授闻讯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又募集了1.5万美元保释金,才将钱学森从特米那岛的拘留所营救出来。
1.第一段中横线上的两句,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      ②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A.①②  
     B.②①
2.与“他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
     A.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
     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D.贴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3.若将祖国比作母亲,文中第二段中钱学森在中秋节萌发的感情,可用一句唐诗来形容。
                                                                                                                                   
4.对海军次长的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钱学森威力无比,具有强大的军事潜能。
    B.是对钱学森能力的肯定,也表明了他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
    C.对钱学森个人有成见。
    D.对新中国抱有偏见,不愿钱学森回国。
5.不改变原意,将下面句子改成“联邦调查局……”的形式。
     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
     联邦调查局                                                                                                     
6.文中钱学森夫妇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揣摩他俩尚未说尽的话。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
       汶川华蓥镇中学七年级一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元旦节,南岸区海棠晓月小区2单元的梁强伟一直为短信所扰,2008年12月31日起到昨天下午,梁共收到100多条祝福短信,梁强伟打开手机说,已收到30多条相同短信了,半夜三更手机也“嘀嘀”叫,不胜其烦,索性不看内容就删除,“千篇一律的短信让人没翻阅冲动。但咱们传统上又讲究礼尚往来,回与不回就很为难了。”  (摘自《重庆晚报》2009年1月2日)
①针对材料中提及的现象,你认为小梁该回短信吗?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答:                                                                                                                     
②为了避免出现与别人雷同的短信,你决定在这个元旦节中自己写一句话为你的老师送去祝福,你写到:(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注社会】读消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序),完成后面题目。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甚至几代人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各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勇自救,国际社会积极施援,经过顽强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群众热切期盼,全国人民十分关心,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在这样一个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经济损失巨大、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困难很多、充满挑战、任务艰巨。我们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大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强大综合国力,通过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就一定能再造一个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新家园。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奋斗,灾区群众一定会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特制定本规划。
1.重建汶川的难度是                                                                                                                  
2.重建汶川的蓝图是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