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乙文】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侍卫之臣不懈于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B.此危急存亡之秋也臣知不如徐公美
C.忠志之士忘身外者臣之客欲有求
D.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数月之后,时时间进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小题4: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2分)
小题5: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乙段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1)扩大 (2)受蒙蔽
小题2: B 
小题3:(1)不应该随便看不起自己,说出没有道理的话。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就像集市一样。 
小题4:直接表白(直白、直言)   委婉(类比、比喻) 
小题5: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开张”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扩大”,不能理解为开门营业的意思。“蔽”活用为动词,意思为“受蒙蔽”。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A、朝廷之内  天下。B、的确 的确。C、在 对于。D、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3:试题分析:(1)“宜”的意思为“应该”,“妄”的意思为“胡乱”;(2)“谏”的意思为“劝谏”,“若”的意思为“像”。除了这些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4:试题分析:诸葛亮对刘禅的劝说较为直接,言辞恳切,体现了一个忠臣形象;邹忌对齐威王的劝说较为委婉,采用类比的方法。
点评:这道题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对两则材料的内容有所了解,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析出劝说方法的异同即可。
小题5:试题分析:邹忌采用类比的方法委婉的劝说了齐威王,说明其聪明睿智。齐威王虚心的接受了邹忌的劝说,说明其是一个明君形象。所以,无论欣赏谁,学生解答此题都不会太难,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关键在于抓住文中有关人物的典型事例,根据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如华歆的“髙行”,根据描写他的言行语句来分析。
举一反三
综合实践活动。(11分)
2014年4月,“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在鉴真故里——江苏扬州举办。学校决定举办系列活动迎接此次盛会。请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鉴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最大的佛教高憎,他不惜生命赴日弘法,用十二年的时间六次东渡。鉴真到日本后不仅传授戒律,弘扬佛法,而且为日本人民传医送药,将唐代先进的文化带到日本,为日本的佛教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材料二】诞生于2006年的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緣于唐朝高憎鉴真大师的坚忍不拔精神与马拉松决不言弃精神的深度契合。2012年该赛事被国际田联评为金标赛事,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半程馬拉松最高荣誉的赛事。
【材料三】4月21日,来自43个园家和地区的3.5万名选手和马拉松爱好者参加了 2013中国杨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数万名参赛选手在“唐宋元明清、从古跑到今”中穿越千年时空,用脚丈量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厚重与繁华。此项赛事至今已举办八届。
⑴请你为第九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⑵校团委请你策划“迎接扬马赛”的主题活动,写出你策划的两个主题活动名称。(2分)
活动一:
活动二:
⑶下图是“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吉祥物“扬扬”——身着运动服饰,迈开双腿向前奔跑,以扬州的市花琼花为形象设计元素,头上饰有祥云和水滴等图案。请你探究吉祥物“扬扬”的寓意。(至少写出两点)(4分)

 
⑷“鉴真精神讨论会”上,要求每位同学结合名著中的人物谈一谈自己对鉴真坚忍不拔精神的理解,请列举出你所阅读过的外国名著中的人物及相关情节具体解说。(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某班拟开展“金钱,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1)【想想】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某大学教授居然对学生说:“十年后你挣不到四千万不要来见我。”
材料二:某小学生的作文中如是写着:“钱是我的最爱。”
材料三: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某女嘉宾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材料四:2011年中超赛场中“升班马”广东恒大夺冠了,夺冠的最大法宝就是赢球奖金,因为他们开出的单场赢球奖金是500万,2012年亚冠联赛中他们首战告捷,更是赢得了单场赢球奖金,高达1400万。
我的结论是:
(2)【议议】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很多珍贵的东西不可以用金钱买到。请根据示例仿写。(2分)
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       ,但        ;金钱可以买到     , 但           
(3)【说说】班委在商议主题活动项目,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三个活动你觉得哪个最有意义?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竞赛:与金钱有关的格言俗语
②调查:中学生金钱消费面面观
③辩论会:“金钱是否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我喜欢(    )(只填序号),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达与交流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拚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你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对奥数热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说理有条理,语言流畅。不少于8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2012年,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发起“围观名家博客”活动,为12位名人的博客文字“挑刺”,引发了广泛关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
材料1:通过全年“围观”12位名人的博客,专家组认定其差错共538条。
材料2:郭敬明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韩寒把“见人不救”误写成“见人不久”等。郑渊洁的“孙大爷终于被北京警方恍然大悟”,让人不知所云。
材料3:12位被围观的名人纷纷谈自己的看法,以下两位“博主”的感受颇具代表性。
“今后自己在写博客时会更慎重点,希望能对青少年读者起到较好示范作用。”  (郭敬明)
“我以前经常写完不检查就直接发布,这让我出过很多丑……《咬文嚼字》的监督,让我对文字更有责任感,我很感谢他们的工作。”  (韩寒)
小题1:《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接受了小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记录。请根据情境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对话。(2分)
小记者:                         A                                            
编辑:博客是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平台,名人的博客读者更是动辄百万,其受众几乎相当于一份日报。名人作为受关注度甚高的公众人物,其发表在公开平台的文字,已经是公共读物。所以我们认为,对公众人物的博客文字,有一定的监督和要求,是必要的。
小记者:名人被揪出错误,似乎是件不大光彩的事儿。给他们挑错,他们不反感吗?
编辑:                           B                                            
记者:是啊,这些差错,如果细致一些,确实可以避免。名人应该有这样的风度,应该比其他公民更具公共责任感。谢谢您!
A                                               B                        
小题2:班级里就“对网络语言是否应该‘咬文嚼字’”举行了辩论赛,反方同学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随意性,不必吹毛求疵。针对反方这一观点,请代表正方拟一则辩论词。(2分)
                                                                             
小题3:古人也咬文嚼字。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清初著名剧作家兼评论家李渔认为“闹”字极粗极俗,且听不入耳。王国维却说:“着一‘闹’字,则境界全出矣。”你赞同谁的意见?并请说说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1)--(5)题(12分)
目前,我省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感受经典魅力。
材料一:②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创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学习经典。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1分)
(2)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它改正过来。(4分)
(3)材料三中提到用孔子、孟子的经典名句装点橱窗,请你帮他们各写一则孔子、孟子的名言贴在橱窗里。(2分)
(4)请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活动”,提两条建议?(2分)
(5)为了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校九(1)班向省少年宫歌舞团借8套服装,请你以九(1)班的名义写一张借条。(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