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5月3日,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5月3日,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年5月3日,对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由道德力量保障实施D.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来约束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因为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高官,还是普通百姓如果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惩罚,因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以B是正确的,A也是法律的特征之一,这主要说明法律是如何形成的,与题干无关,CD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排除,故选B。
举一反三
2014年2月20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成的特大涉黑犯罪集团进行公开审理,从法律特征这一角度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严重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既有规范作用,又有保护作用D.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做到
A.有法可依B.以德治国C.违法必究D.依法行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下面有关对这事看法错误的是:
A.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法之事B.诽谤他人的信息要注意转发次数
C.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D.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律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夺命校车”去年频现,刺痛了社会神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会议决定,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看,这属于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学生李某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发展到偷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和家长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悔改,与社会青年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与社会上的“哥儿们”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③违法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