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则古训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则古训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黑龙江省期末题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则古训提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请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古训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自己不愿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3)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喜欢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麦田里的守望者》《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信息时报》12月25日报道,为让学生珍惜生命,广东近年来陆续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授课的内容不仅有写遗书、立遗嘱、撰墓志铭,学生还要到殡仪馆、敬老院、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了解死亡面貌。
  材料二:《齐鲁晚报》11月3日报道,某中学老师让高一学生集体写遗书,引起轩然大波。在我国“死亡”对于人们是避讳的。在家庭中,人们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死亡”,就是为了防止孩子目睹死亡而引起焦虑、不安与恐惧。
  针对上面两则材料,提出自己观点,并简要分析。(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则材料,然后回答后面问题。
  支撑着我们身体的,是精神。是它在支撑着我们的生命,是它在支配着我们的思想,是它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感情,以及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认识。但是我们的精神也有疲惫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有受伤的时候,这时,我们希望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一个可以让心灵停泊的港湾。那么请你用语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50字)
  我的精神家园,必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 个字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09年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请你拟一条“抗风救灾献爱心”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语言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