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B.触犯了

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B.触犯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行为。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陈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期徒刑和罚金属于刑罚的种类。故其行为触犯刑罚,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举一反三
2011年2月25日,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副司长温明炬,因受贿70万元,并接受他人给予的20%的干股,被北京市一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说明我国法律的特征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依靠社会舆论保障实施的
D.法律以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王有一天在路上捡到一个包裹,内有人民币1000元,后来失主张某要求小王归还钱物,小王说:“我捡到的物品已经属于我的了,我想还就还,不想还就不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小王的说法是正确的,拾到物品可以自己处理
②小王如果将1000元人民币占为己有,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违法的
③张某有权利要回自己的钱物
④小王应该将物品还给张某,但可以要求张某支付“感谢费”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恭喜你,你的手机号码在本公司的投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奖金3000元,马上汇500元手续费即可领奖。汇款账号……”当收到类似的诈骗短信时,下列处理方法值得提倡的是
A.机不可失,马上汇款B.回拨电话,谩骂对方
C.向有关部门举报D.向好友转发该短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王强、赵亮、刘伟3人发现前面3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王强说:“我去找几个哥们来教训他们。”赵亮说:“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刘伟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7分)
(1)这三个同学的说法谁是正确的?为什么?(4分)
(2)面对歹徒行凶,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智斗?(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达31.3%,是发达国家的3倍。面对非法侵害,许多青少年选择了沉默与忍受,但这种选择换来的往往是更大的伤害。
材料二:下面是青少年犯罪网络调查问卷的内容:
您认为哪种家庭教育方式最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
过于溺爱
严格管束
不闻不问
放任自流
其他
15%
2%
34%
44%
5%
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3分)
(1)说说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3分)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可看出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走向犯罪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这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什么保护相违背?这种保护的具体要求是什么?(4分)
(3)面对高发的青少年犯罪,我们应该怎样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