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右边的图示表示的是A.道德规范强于法律B.道德作用要大于法律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右边的图示表示的是A.道德规范强于法律B.道德作用要大于法律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右边的图示表示的是
A.道德规范强于法律
B.道德作用要大于法律
C.道德的强制力要大于法律
D.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道德的范围要大于法律,故D入选。根据图示,无法反映出道德的作用和强制力,故排除ABC。
举一反三
近期,陈少勇、朱志刚、黄松有、陈绍基、王华元、郑少东、文强等数十名高官落马,彰显了中央查处大案要案,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法律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B.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D.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来约束的行为规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1年3月15日上午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海盐受污染,中国将缺盐。该信息经网民转发后引发人们的恐慌,进而引发了食盐抢购风波。3月20日,杭州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散布谣言的陈某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人民币。
材料二:在食盐抢购风波中,一些不法商家和投机者乘机恶意哄抬食盐价格,每包一元多的食盐甚至卖到十元,从中谋取暴利。3月19日广东物价部门依据《价格法》对13例擅自提高食盐价格的违法行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有效打击了违法涨价的经营者,抑制了食盐价格上涨的势头。
材料三:漫画《谣“盐”止于智者》

⑴材料二中陈某的行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注意些什么?(3分)
⑵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请问: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⑶谣言止于“智”者。今后遇到此类事件你准备怎么做?请提几个合理化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明的亲戚向他借身份证,说是取包裹,他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的亲戚。一个月之后,李明没有要到自己的身份证,而等待他的是巨额的国际长途电话缴费单和公安局的传讯单。原来这个亲戚利用他的身份证买手机,专打国际长途电话,进行非法***活动,李明不假思索就把身份证借给他人,说明他    (    )
A.很讲朋友感情
B.十分尊重亲戚
C.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D.有哥们义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于我们青少年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下列侵害中来自社会方面的是    (  )
①父母让正在上初中的小丽辍学在家帮忙卖水果  
②某老师让迟到的同学自扇耳光 
③黄老板向初一学生兜售淫秽光盘 
④小明昨天不幸遭遇车祸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凡是违法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所以我们要依法自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