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道德可以深入人们心灵,更深刻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B.社会舆论具有最强的约束力C.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D.完善的法律

以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道德可以深入人们心灵,更深刻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B.社会舆论具有最强的约束力C.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D.完善的法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以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道德可以深入人们心灵,更深刻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B.社会舆论具有最强的约束力
C.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D.完善的法律能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改变人们的行为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道德与规则的区别: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强有力地维护秩序,规范行为。A说法没有体现与法律的关系。B说法错误,法律具有最强的约束力。C说法不能体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所以答案选D。
举一反三
(14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鹿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塑化剂事件,还有广为人知的地沟油。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刑罚的量刑。规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13年10月9日,涉案金额达6000万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用油、食品加工企业以及个人粮油店的特大地沟油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1分)
答:
(2)谈谈新刑法为什么要加重对食品安全犯罪的量刑?(6分)
答:
(3)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说明如何有效制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4分)
答:
(4)从社会危害程度来看,制售地沟油主犯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判别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启示我们    (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的主题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此主题提醒我们 (   )
A.我国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恶劣
B.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C.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主要靠环境保护
D.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与青少年自身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A.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B.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
C.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D.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21日,网络推手“秦火火”、“立二拆四”因在网络上造谣“7·23”动车事故等多起网络事件被刑拘。该案例警示我们(   )
A.要自觉遵守网络公德,规范网络行为B.网络弊大于利,应该远离网络
C.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D.传播谣言要承担刑事责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