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某校九年级(2)班以“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开展时事学习研究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到以下信息,现请你一起参与。回顾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某校九年级(2)班以“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开展时事学习研究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到以下信息,现请你一起参与。回顾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某校九年级(2)班以“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开展时事学习研究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到以下信息,现请你一起参与。
回顾十一五
信息一: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1)上述图表反映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哪些经济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十二五
信息二:“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更加重视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要妥善解决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
                                                              ——选自《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结合上述信息,说明我市为什么要“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践行十二五
围绕着“如何实现扬州市十二五规划”,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份建议书。有同学认为,扬州市政府是我市具体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部门,建议将该建议书发送给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3)你认为还可以将建议书发送给本市的什么机关,并说明发送给该机关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图表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3)市委(或市委所属部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者,市人大(或市人大所属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一切重大问题。
举一反三
站在2011年回望2010年,心中多少感慨!我们搜寻了一些社会上流行的关键词,试图以此来梳理、概括2010年这不平凡的一年。许多年后,只要想起这些热词,或许就会想起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踯躅并存、快乐与烦恼交织的2010年。
【低碳 世博】
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中国面临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刻,“低碳”对中国意义非凡,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这一概念也演绎得美妙绝伦。六个月,24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了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被参观了超过70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成为一次成功、精彩、难忘、创纪录的盛会。
(1)我国能够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什么?珍惜资源,人人有责,请你写出两个“节能小窍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中国经济总量在变成世界第二的同时,其发展模式也显得很“二”(贬义,意指不科学)。外国人把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称为“中国模式”。
(2)中国经济总量在变成第二的同时,其发展模式也显得很“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什么的轨道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五】
“十二五”将带来多少民生期待?“十二五”规划将以民生为核心,实现战略转型,即由过去的过度注意发展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民生和质量,转向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直观地看,“十二五”规划既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更是一个民生规划。我们期待着,翘首以盼……
(3)“十二五”规划的战略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这种战略转型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尊严】
在回答网民关于“幸福感”的提问时,温家宝总理表示,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新的提升。
(4)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其关键是什么?请列举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从局势动荡、险象环生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中国公民,创造了中国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此迅速、高效、有序的大规模撤离行动[     ]
①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②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为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说明我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④展示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14日,“金砖五国”(中、俄、巴、印、南非)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与会领导人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北非局势等问题交换看法。这说明[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历史潮流
③霸权主义仍然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2月21日,中国海军第八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接替第七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巴基斯坦、海地等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说明我国[     ]
A.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B.展现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C.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            
D.展现出军事大国、军事强国的国际形象
题型:0112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为迎接建党90周年的到来,某校围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主题座谈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时事回眸】(1)请你列举一年来党和政府重视和改善民生的两项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归教材】(2)结合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提供】(3)请你为当地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