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钱老(钱学森)晚年最为关注和忧虑的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老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

材料:钱老(钱学森)晚年最为关注和忧虑的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老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材料:钱老(钱学森)晚年最为关注和忧虑的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老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死记硬背,没有创新,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钱老为什么要强调创新精神?
                                                                                                
(2)怎样才能成为钱老说的优秀学生?
                                                                                              
答案
(1)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2)①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要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发展为志趣。
②让创新思维闪光。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③想像是创新的先导,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④要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⑤要创新学习,勇于实践。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也需要创新;
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敢于实践。
举一反三
材料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一一“钱学森之问”。    材料二: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材料三:钱学森晚年最为关注和忧虑的是,改革现行教育制度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老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死记硬背,没有创新,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1)谈谈你对人才的认识。
                                                                                    
(2)为什么破解“钱学森之问”要强调教育创新?
                                                                                   
(3)你打算怎样成为钱老说的优秀学生?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创新”是2013 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这是因为创新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增强综合国力的唯一因素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型:江苏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千古梦想成为现实;11月5日,嫦娥卫星成功实施首次近月制动,进入周期12小时的环月旋转,成为我国首颗月球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整体来看,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C、我国科技水平总体有较大提升,航天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科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推动力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 20世纪末
 科技贡献率5%-10%  50% 70%-80% 
从一定意义上说,_____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     ]
A、人口
B、环境
C、教育
D、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