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12分)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

【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12分)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环境保护 刻不容缓】(12分)
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材料二:2103年11月8号,合肥上空的能见度很差。合肥市环保局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显示,当日10个监测站点均为“重度污染”,自10月16日进入污染以来,合肥市仅仅在11月2日轻松了一下,有个“良”好的空气,此后又是污染,而自8日起,再次进入“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是PM2.5,其浓度一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据人民网发布,截至11月9日7时,合肥的AQI指数为238,全国排行第八。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国家要求要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公布。因此,有人认为以上举措的实施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请你谈谈你的看法。(5分)
(3)日照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让日照更美丽?(5分)
答案

(1) 我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空气污染严重)(2分)
(2)采取这些举措确实会对改善我国空气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让公民对空气质量有知情权,能够引导公民健康生活、绿色出行,为空气改善尽责尽力;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从而自觉地改变生产方式,防治大气污染;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舆论氛围,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加强对污染企业监管,从而改善空气质量。(3分) 认为这些措施能彻底改变空气质量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2分)
(3)①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树立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任写一点给1分)②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如: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低碳出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写出行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l分)③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或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任写一点给1分)   (此答案具有不唯一性,只要符合题意,答出一方面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材料,提炼中心语句,总结作答。材料一中的雾霾,材料二中合肥上空能见度很差,这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也就是我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2)采取这样的措施对改变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让有关部门、企业、公民了解空气质量,有利于倡导绿色出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积极落实环保行动,有利于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但认为这些措施能彻底改变空气质量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所以先回答这项措施的作用,围绕公民、企业、有关部门的作法来回答,再阐述彻底改变空气质量的说法过于绝对,理由根据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回答。
(3)作为青少年宣传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主要从宣传意义、做斗争、落实环保行动等方面作答。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述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合理B.浪费、损失极小C.地区分布均衡D.人均占有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调查数据显示,近90%的受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可回收包装的食品或饮料,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曾经拒绝购买一些不环保的产品。这些消费者的行为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②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加科学合理 ③体现了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 ④不利于促进消费,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2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多地有中度霾,京津冀等地有重度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经济的同时污染环境是正常现象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好防治雾霾的工作  ③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能准确反映我国目前资源方面的国情的是:
A.总量大,种类多B.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C.总体上资源短缺D.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        
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②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应负的责任③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④认识到自己对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