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下面是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四仪的内容四仪的目标及要求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14分)下面是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四仪的内容四仪的目标及要求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下面是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召开的“学八礼四仪,做礼德少年”的主题班会中展示的部分材料
四仪的内容
四仪的目标及要求
入学仪式
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成长仪式
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青春仪式
让初中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成人仪式
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
(1)(4分)请你对部分同学“学习八礼四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出现的行为和观点作出判断: (正确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打“√”,错误的在答卷纸相应位置打“×”)
①小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所以找各种理由拒绝参加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②小青认为江苏省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                                
(2)(10分)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要实现上表中“四仪的目标及要求”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
答案
(1)(4分)①(×) ②(√)评分说明: 每个判断2分,共4分
(2)(10分)①要实现感受学习的乐趣的目标需要我们增强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意识。(观点1分)
②要实现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的目标需要我们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要实现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的目标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增强孝敬父母的意识、正确与老师交往,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意识。(每个观点1分,共4分)
③要实现“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需要我们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意识,增强宽容的意识;(每个观点1分,共2分)
④要实现“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的意识。(每个观点1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说法错误,小华只看到了学习,没有重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②说法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是精神层面的要求,符合精神文明建设。
(2)入学就要积极学习,所以我们要实现感受学习的乐趣的目标需要我们增强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意识。成长要求我们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的目标需要我们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要实现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的目标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增强孝敬父母的意识、正确与老师交往,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意识。青春期初中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要求我们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意识,增强宽容的意识;成人后,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能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的意识。
(2)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做法。
举一反三
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的根 ②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④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⑤实现我国共同理想的物质保证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13年暑假,汉字听写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惊艳电视屏幕。尤其是,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播之后,不仅登顶微博热门话题榜,还从央视十套“逆袭”进驻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浙江绍兴开展了优秀家训家风故事评选活动。
上述活动的开展
A.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B.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作为当前的工作中心。
C.让汉字成为世界最优秀的语言,
D.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要传承优秀家训家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材料一: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启示我们应加强什么建设?(2分)
(2)材料二中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什么这么说?(4分)
结合材料谈谈怎样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
材料一: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9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居全国第11、中部第1位。2013年,我省居民收入增加、市场物价稳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4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8098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
(1)上述材料反映出2013年我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其原因有哪些?( 4分)
材料二:有一种力量,让世人刮目相看。随着“安徽面孔”频频亮相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榜,构成令人赞叹的“安徽现象”,树立“厚德安徽”良好形象。2013年安徽成功实现“中国好人榜”开评六年皆居榜首的“六连冠”目标,总数829人,占全国总数近七分之一。他们向社会传达了正能量,为社会带来了温暖和阳光,他们是安徽的骄傲。
(2)“安徽现象”是安徽哪方面建设的成果?(2分)“安徽现象”会对安徽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材料三:2013年11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公布“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名单的通知》,确定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安徽省有48个村入选。我省重点打造48个“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引导全省美好乡村又好又快推进。
(3)“美丽乡村,人人共建,”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支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旅游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近期出境旅游市场出现许多的许多不文明的个案,如:2013年以来,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中国游客普罗旺斯为抢位置拍照而打架、中国游客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等。正在触动国民耻辱的神经。
材料二:近几年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采取一系列举措: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弟子规、三字经”等美文诵读进课堂;央视开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及成语;中国珠算等文化遗产申遗成功;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
材料三: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提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中哪方面建设的缺失?(2分)
(2)材料二中的举措会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文明的交流需要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2分)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公民提出的要求。(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