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小题2:该地地形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小题2:该地地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
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
小题2:该地地形主要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低山丘陵
小题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
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出最高点在甲山脊附近360米等高线以上位置,从指向标可以得出山峰在教堂的西南方。本题最容易错的是没有关注指向标。B对。
小题2:从等高线数据可以判断地形类型:海拔小于200米,地势平坦广阔为平原;海拔200-500米,等高线稀疏平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为山地;四周高中部低为盆地;中部高且平缓面积较大,四周陡为高原。从数值可见等高线数值小于500米,大部分稀疏,有些稠密可见为低山丘陵,D对。
小题3:比例尺增大一倍,如果实地范围不变,长与宽都增加一倍,面积是原来的4倍,A错;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1/4,B错;比例尺增大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C对;图示地区的坡度不会因比例尺和图幅的变化而变化,D错。
举一反三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右侧是以30度视角分别从A. B. C. 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等高线中A 、B 、C 、D 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等高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等压线数值a<b<c
B.甲处方框内往往形成冲积扇地貌
C.乙河流为外流河
D.丙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430米
小题2:若此时丁地多云,甲地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450米B.650米C.750米D.850米
小题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小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图中山峰为580m。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的水位高度最高可达海拔262米
B.瀑布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向下游推进
C.该地适合发展基塘农业
D.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Q地出产的农产品最可能是木材
小题2:为了更便捷地获取湖泊水量和水质的实时资料,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PSD.数字地球技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安徽省是全国主要产棉省份之一,目前全省棉花年平均种植面积为550万亩,年均生产棉花35万吨,形成了皖北、沿江和江淮之间三大棉区,其中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材料三: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不识淮北的人,脑海里会简单地联想褐黑色的煤炭、灰色的工业建筑,构筑起“天上布满尘埃,地上流淌泥水”的黑煤城图景。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及主要地貌类型,并说出原因(1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