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2分)
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3分)
(4)描述乙地附近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答案
(15分)
(1)东北一西南   C (2分)
(2)数值变化: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中部气温高 于东西两侧(1分)
凸向:向北凸出/向高纬凸出(1分)走向和疏密程度:大体以123°E为界,西部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等温线较密集;东部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等温线较稀疏 (4分)
⑶原因:①甲地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距冬季风源地近,乙地因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3分)
⑷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②(流经森林茂密的地区,)含沙量小;③(春季有冰雪融水汇集,夏季降水集中,)有春、夏两汛;④(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等温线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但是在123°E附近发生弯曲,明显被分成两段,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东段呈西北—东南走向。
第(2)题,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3)题,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甲地的纬度略高;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海拔相对较高;甲地靠近冬季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第(4)题,水文特征描述要注意纬度(纬度高有结冰期)和流向(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可结合汛期、结冰期、流量、含沙量、水能等方面来分析。
点评:该题以区域等温线图切入,综合考查区域判读、等温线判读、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及成因等知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考查较全面。解答此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描述主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原因的分析要联系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2)甲、乙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应结合区域判读,明确两地的位置差异、地形特点、此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3)沼泽地的成因主要与地形、气温高低、降水多少等有关;沼泽属于典型的湿地,其生态作用可参照湿地的生态作用进行回答。(4)甲地处于大兴安岭西侧,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粗放;乙地位于东北平原,发展农业要面临热量不足、盐碱化、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举一反三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七月份等温线图,根据海陆性质不同对气温高低的影响,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A处气温低于B处
B.A处是海洋,B处是陆地
C.AB气温相同
D.A处是陆地,B处是海洋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①甲地气温大于0°C                     ②甲地气温小于0°C  
③乙地气温小于4°C                     ④乙地气温大于4°C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和等压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12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此图表示2012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请从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大气热力状况、城市热岛效应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小题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面题。

小题1: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地形C.大气环流D.白昼长短
小题2: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小题3: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水源B.乙地—热量C.丙地—盐碱D.丁地——光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