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2、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

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2、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模拟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2、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答案
1、C
2、A
举一反三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北京、福州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2、下列自然因素中,对“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最大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地质3、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     ]
A.数值变大
B.数值变小
C.变得密集
D.无任何变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天文学上以冬至(12月21日前后)作为冬季的开始;而我国古籍上则多用立冬(11月8日前后)作为秋冬的界限;气象工作者一般使用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的四季分法,这种划分方法的冬季是从该地后半年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开始,当温度高于10℃时,标志冬季的结束。
材料二:
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

(1)简述我国第三阶梯冬始日期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地点地理位置差异很大,但冬始日期时间却基本相同,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州只有冬季而没有冬天之说,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东北地区“大院小宅”的民居形式。

(4)依据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形成“大院小宅”这一古民居形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1~2题

1、就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2、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分别为同一地区等高线图、水系分布图、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2、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聚落分布图所示,除了上面三图外,最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
A.降水分布图
B.土地利用图
C.城市道路分布图
D.人口分布图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