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中正确者涂“A”,错误者涂“B”。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小题2:经度相同而纬度
题型:判断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中正确者涂“A”,错误者涂“B”。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小题2: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刻可能不同。 小题3: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小题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小题5: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题6: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7: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小题8:青藏铁路沿线花费巨资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 小题9:区域内部某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本区域内、外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答案
小题1:错误 小题2:错误 小题3:错误 小题4:正确 小题5:正确 小题6:正确 小题7:正确 小题8:错误 小题9:正确 小题10:正确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北京时间的基本概况即可,注意区别“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的差异。 小题2: 试题分析:地方时是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形成原因,并结合地方时与经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1月初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快;7月初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慢。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差异分析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要素的破坏,如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等。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应形成人类活动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小题5: 试题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力区域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而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题6: 试题分析: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故一地的城市化水平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动力即可分析,知识性试题。 小题7: 试题分析:一般把区域发展阶段分为传统农业为主的初期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由于各个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根据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活动的差异而划分的三大区域发展阶段,并利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即可。 小题8: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人类活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故反映了因地制宜、天人相关的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判断人地关系思想即可。注意结合材料分析。 小题9: 试题分析:由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不仅可能导致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环境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表现即可判断。 小题10: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系统:即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宏观系统即可判断。 |
举一反三
北京时间2012年9月22日22时49分迎来了116年来最早的秋分节气。据此回答两题 小题1:秋分时,直射点经纬度为A. 42°15′W ,0° | B.42°15′E , 0° | C. 77°45′W ,0° | D.77°45′E , 0° | 小题2:该日某地地方时为11时,其太阳高度为75度,则该地经纬度为A.57°15′W ,15°N | B.92°45′W ,0° | C.92°45′W ,15°S | D. 57°15′W ,0° |
|
图为“某山地12月22日正午光照示意图”,遮蔽区即为阳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回答题。
小题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北纬45°附近 | B.南纬30°附近 | C.北纬25°附近 | D.南纬20°附近 | 小题2:若对山坡植被过度砍伐,该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 B.地下水位升高 | C.暴雨时坡面水流速度减缓 | D.冬季河流径流量一定增大 |
|
老师上课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太阳)模拟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读图完成题。
小题1: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地轴XY与桌面的夹角是A.30º | B.23º26′ | C.66º34′ | D.60º | 小题2:通过演示可以看出,下列自然现象由地球绕日公转产生的是A.昼夜的更替 | B.四季的更替 | C.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的差异 |
|
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加快 | B.逐渐减慢 | C.先加快后减慢 | D.先减慢后加快 |
|
2006年11月9日6时30分,人们透过望远镜前的滤光镜,可以看到日面上有一颗“小黑痣”在跳动(由于大气扰动),这个小黑点就是水星。8时08分,水星从太阳边缘慢慢“跳”出,水星凌日这一天文现象结束。据此回答问题。
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点和乙点之间 | B.乙点和丙点之间 | C.丙点和丁点之间 | D.甲点和丁点之间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