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则表示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故全球昼夜平分,B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特征,并结合直射点的纬度纬度判断昼夜长短状况。
举一反三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时间长度T为
A.1太阳日B.1恒星日C.1回归年D.1恒星年
答案:C
2727小题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
答案:A
28小题3:大会期间,绵阳昼夜情况
A.昼越来越长B.夜越来越长
C.昼夜平分D.昼长大于夜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D
答案:B
小题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甲
小题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 D.丁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四季变化明显,3 4 5 月为春季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11年12月31日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A.2011年12月30日14:00
B.2012年12月31日14:00
C.2011年12月31日15:00
D.2012年1月1日14: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