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 25°,淮北(34°N)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D.夏至日正午太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若黄赤交角增大到 25°,淮北(34°N)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 B.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增大 | 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20°N)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从23026/变为250,,则回归线度数变为 2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为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34°N当地的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位置(即回归线度数)的影响;进而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应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
举一反三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自东向西横越北印度洋,官兵在甲板上连续两次观察“从正午到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等于1恒星日 | B.等于1太阳日 | C.大于1太阳日 | D.小于1太阳日 |
|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⑴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度数是 ;平面③代表 ;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以下问题(16分)
⑴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日期可能是 前后或 前后 ⑵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⑶ 此时北京时间是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 |
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此日,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是A.23°26′ | B.43°08′ | C.46°52′ | D.66°34′ |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日甲、乙两地物体影子朝向相同 | B.该日乙地出现极昼现象 |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5小时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
|
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点时,西二区的区时A.6月10日10点 | B.6月11日6点 | C.6月10日14点 | D.6月11日2点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