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6~8月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地点昼长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①先增长、后减短先减小,后增大②不变先增大、后减小③先增长,后减短先

下表为6~8月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地点昼长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①先增长、后减短先减小,后增大②不变先增大、后减小③先增长,后减短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表为6~8月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昼长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先增长、后减短
先减小,后增大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小

先增长,后减短
先增大,后减小

先减短,后增长
先减小,后增大
小题1:四地由北向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小题2:①地可能位于
A.3°N—5°N之间B.18°N—20°N之间
C.16°S—18°S之间D.33°S—35°S之间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6~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后向南移。②地位于赤道,①③位于北半球,④位于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①地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且距离北回归线较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小题2:若黄赤交角变为23.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大D.与现在相同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正确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位于北半球且自北向南流的河流,总是东岸受侵蚀严重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牡丹江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试用学过的地球运动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市小明同学利用暑假的7月份从上海乘飞机到巴西某城市(西六区)参加夏令营。飞机飞行了13个小时,飞机准点到达时当地是下午6:00,问小明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A.7:00B.20:00 C.19:00D.12:00
小题2:小明同学到达巴西某市(20°S)时,观察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当地正值1月B.当地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当地城市D.当地出现极夜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方是
A.(89°S,90°W)B.(40°N,80°E)
C.(1°S,10°E)D.(71°N,180°)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地震局发布的信息,加勒比海岛国海地(18.5 ºN,72.5 ºW)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震中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公里,震源深度约10公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发生于海地时间(所在区时)
A.12日4时53分
B.12日12时53分
C.12日16时53分
D.13日21时53分
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核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