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年份湖泊数量(个)湖泊面积(km2)1990年1

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年份湖泊数量(个)湖泊面积(km2)1990年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1990~2010年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
年份
湖泊数量(个)
湖泊面积(km2
1990年
1361
82.7
2000年
1535
88.8
2010年
1667
96.5
小题1:影响湖泊20年来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壳运动B.火山活动C.水利工程D.气候变化
小题2:湖泊的成因类型是
A.断层湖B.火山湖C.人工湖D.冰川湖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年来,天山地区湖泊数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天山冰川大量融化,山区低洼的地方积水成湖,故湖泊数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故答案选D。
小题2:天山海拔较高,山上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冰碛物堆积,都容易形成洼地,冰川融化,积水成湖,,所以该山区湖泊成因类型主要是冰川湖,故答案选D。
举一反三
下图为“2013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图中黑点)分布图”。据图判断,2013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消亡边界B.板块发生张裂之处
C.板块发生背离运动之处D.板块内部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   )

小题2:下面关于该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海水最深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可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________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填表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A→B→C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中乙地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2中的________环节(填字母)、________(填数字)。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
A.c、①B.a、②C.e、③D.d、④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1为四处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冰川侵蚀B.②—海浪沉积
C.③—风力侵蚀D.④—流水侵蚀
小题2: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2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a→乙→bB.②—d→丁→b→c
C.③—丙→c→d→丁D.④—戊→b→c→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