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地局部等高线图,图中各点数据是该地某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若图中数据反应  的是当地同一岩层(下图中以阴影表示)顶部的海拔,则从P到Q的地层分布和地貌形态

下图为甲地局部等高线图,图中各点数据是该地某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若图中数据反应  的是当地同一岩层(下图中以阴影表示)顶部的海拔,则从P到Q的地层分布和地貌形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甲地局部等高线图,图中各点数据是该地某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若图中数据反应  的是当地同一岩层(下图中以阴影表示)顶部的海拔,则从P到Q的地层分布和地貌形态最可能是: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材料和图中数据判断,图中各占是该地理事物的实测高程,中部高两侧低,地貌形态为山岭,若数据表示同一岩层顶部海拔,则说明中间岩层顶部海拔高,两侧岩层顶部海拔低,岩层向上拱起,所以B对。A岩层是水平的,没有拱起,C、D岩层向下凹,所以A、C、D错。
举一反三
象山某中学的一对科考小组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该地大约在25°N,110°E。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质考察队的大致位置应该在(   )
A.滇B.桂C.粤D.蜀
小题2: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有一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2年7月1日,经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云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澄江化石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图为“全球生物种属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岩石最有可能分布在云南澄江化石地的是
A.页岩B.片麻岩C.花岗岩 D.玄武岩
小题2: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都会对地理环境变迁产生影响,图中表明球物种发生了4次大灭绝,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导致图中4次物种大灭绝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全球气候剧烈变化B.人类历史上大小规模的战争
C.小行星撞击地球D.板块活动,火山喷发频繁发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B.③C.④D.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小题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2国庆黄金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逾63万人次,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武陵源石英砂岩(由95%以上的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
①地壳上升运动      ②地壳下沉运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流水侵蚀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按照成因分类)、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岩浆岩         ④热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季风气候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②④⑨B.③⑤⑧C.①④⑦D.①⑤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