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乙为           。(2分)(2)在地貌上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乙为           。(2分)(2)在地貌上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乙为           。(2分)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2分)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                       (1分)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单项选择)(   )(2分)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凹凸不平
D.地壳先下沉后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     地比较好。(1分)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     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地。(2分)
答案

(10分)
(1) 背斜(1分) 向斜 (1分)  
(2)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 (2分)   
沉积(或堆积)(1分)  A (2分)
(3)  甲 (1分)  
(4) 乙地(1分)   甲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背斜,乙为向斜。因为从形态上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乙处岩层向下弯曲。
第(2)题,本题考查背斜谷成因。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第(3)题,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甲地比较好。因为甲地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安全干燥。
第(4)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乙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甲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试题综合性强,但考查知识点较为基础,涉及考点有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1.褶皱与断层的对比分析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地垒常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地堑常形成谷底或低地,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谷地或盆地
山岭
图示

2.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的密度大,分布由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矿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举一反三
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 B.华山西峰绝壁C.桂林山水甲天下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下列地貌景观素描图,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

A.                   B.                C.                     D.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人类遵循地质构造规律开展的实践活动是:
① 在背斜构造建隧道
② 在向斜构造盆地找地下水 
③ 在汾河谷地修建大型水库 
④ 沿地下断层线开挖地下隧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在板块运动中,是由于板块上升所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B.台湾海峡C.青藏高原D.冰岛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原因是位于:
题型:填空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