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材料二:2

(22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材料二:2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2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材料二: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虚线区域)。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三: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部分区域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
(1)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8分)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分析辽宁省部分区域能实现双季稻的种植的原因。(6分)
(3)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8分)
答案

(1)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2分),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2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2分);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3分)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3分)
(3)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2分);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2分);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形成沙尘暴天气,将粉尘继续向东或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然后泥沙被黄河水流携带至河口,由于河口地区地形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2)结合材料三分析,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为双季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为扩大了双季稻的种植范围提供了技术的保障。
(3)根据材料二,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进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有利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来,导致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目前,黄河三角洲每年约有1.5万亩“新生”土地,拥有适宜开发但未利用的土地482万亩。山东决定研究制定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省内外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市县到飞地经济示范区投资。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图。

(1)目前,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飞出地”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哪些?
(3)指出图中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建设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好处。
(4)图中蓝色经济区优势的产业部门有哪些?请为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2)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爱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