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解析
读图知,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高;乙地降水较甲地少;甲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位于29°N附近,最冷月气温小于0℃,应位于青藏高原,最可能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举一反三
(14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4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5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5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4分)
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6. 下图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映了该城市的典型气候特征,这个城市是(   )
A.罗马B.曼谷
C.北京D.纽约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图是加拿大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最可能是(  )
A.全年高温,降水充沛B.全年酷寒,降水稀少
C.冬寒夏温,降水较均衡D.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小题2:影响该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
C.气候D.水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表是我国某区域四季平均降水量和各等级降水量(mm),表中各等级降雨包含其它降水形式。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该区域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春季河流出现汛期B.夏季台风频繁登陆
C.秋季旱情严重D.冬季受沙尘天气影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