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材料二 中国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材料二 中国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
材料二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 区
春 雨
夏 雨
秋 雨
冬 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地区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
(3)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和技术;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水资源和干旱问题。第(1)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可归纳出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第(2)题,A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因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少干旱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举一反三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表l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问题。
表1
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
内部水足迹(109m3/年)
外部水足迹(109m3/年)
    1.7
    2.2
    6.4
小题1:根据表l资料可知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
小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该表回答问题。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流域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  )
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D.河西走廊缺水最严重
小题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A.倡导节约用水B.与国际水价接轨C.增加居民收入D.发展淡水养殖业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
A.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B.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B.②⑤⑥C.③⑤D.①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