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分)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答案

(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
(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甲地为地中海型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为主,规模相对较小;或以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为主,如葡萄、油橄榄等。(任答一点即可)
(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原因: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且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解析

(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分析航运的优劣应结合世界主要的海洋运输线路及条件回答。
(2)根据图示: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西部、南部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甲地位于非洲的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农业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4)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南非的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判断: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结合南非地形图判断:耕地分布区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判断:东北部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某海域8月表层水温(单位:℃)分布,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③处洋流流向主要取决于(  )
A.地转偏向力B.水温特征
C.盛行风向D.陆地轮廓
小题2:导致图中①处等温线分布比②处明显密集的原因是(  )
A.①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   B.①处寒流流经
C.②处寒暖流作相向流动D.②处暖流流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图1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1)指出图2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及其名称,并分析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2)比较图中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与西部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正常年份太平洋热带海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气压的差异,以及东部和西部沿岸降水量的差异。(8分)
(4)指出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原因。(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要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7000万吨,进口量占我国总产量的约12%。在7000多万吨进口粮中,谷物进口近1400万吨,大豆约5800万吨。其中,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材料二 亚太地区略图

材料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以来,孝感市首个“家庭农场”将于2013年4月竣工开业。该农场以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瓜果为主,兼顾家禽家畜、水产养殖,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养为种供肥料、种为养供饲料、水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为本地居民提供无公害产品和为附近游客提供采摘观光服务。
(1)与我国黑龙江省相比,美国大豆带发展大豆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2)从美国进口大豆,如果从中国出发什么季节最适宜,为什么?(3分)
(3)请从循环经济角度,用示意图表示该家庭农场的生产过程,并简述其优点。(9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M 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 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小题2:图中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A.夏季盛行偏南风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D.位于沿海大陆架
小题2: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鱼类消费构成低B.欧洲市场广阔
C.捕捞技术发达D.距离欧洲较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