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来源:山东省模拟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人们设想在白令海峡打隧道、架大桥,并修建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铁路,创造现代人类跨越“天堑”的壮举。
材料二: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北太平洋的航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但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西北航道有望实现通航。

(1)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从天津到洛杉矶的海运航线可以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利福尼亚寒流。
(2)第21届冬奥会于2010年2月13口至3月1日在温哥华举行。结合温哥华的气候资料,说明其适宜举办冬奥会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从北大两洋进入北太平洋的海运航线中,与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西北航道”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设想铁路沿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在可行性论证时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你认为该模拟系统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亚寒带)针叶林;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2)温哥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降水较多,积雪量大;冬季较温和,适宜户外运动;多山,优良滑雪场地多。
(3)优势:航程明显缩短,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劣势: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时间短;沿途浮冰对船只航行存在安全威胁。
(4)①地势起伏,②复杂地质,③严寒气候,④永久冻土对铁路建设的影响;⑤铁路建设对沿线植被、动物的影响等。(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要点⑤必答)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图中T1,T2为甲洋流流经区域等温线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洋流所处纬度是30°,那么下列洋流中,能与其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     ]
A、甲→②→⑤→①
B、④→①→⑤→甲
C、③→甲→⑥→②
D、⑥→④→甲→⑤2、若甲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
A、(10°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洋流分布图,其中实线表示暖流,虚线表示寒流。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洋流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洋流流向为③→④
B、b处洋流流向为③→②
C、c处洋流流向为②→①
D、d处洋流流向为①→④2、若该图示表示太平洋洋流模式,则b、d洋流分别表示[     ]
A、本格拉寒流、巴西暖流
B、加那利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
D、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寒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现在太平洋中有这么一个“作品”,叫“太平洋垃圾旋涡”这基本上是由废塑料品和碎片构成的浮动版图。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图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厚达30米。这种“垃圾旋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很多国家与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甲处垃圾旋涡的旋转方向是____(顺、逆)时针。
(2)图中a、b、c三支洋流中为暖流的是____。b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影响。
(3)在乙区域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简述该渔场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千米处海面的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对相关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2010年5月19日,专家警告说,污染带可能在6天内到达佛罗里达半岛,导致污染带到达佛罗里达半岛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
(2)受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影响,美国5月25口宣布将当地禁渔区域扩大2万平方千米,实行禁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污染。为了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上图所示)。经观察,加入石油的甲杯中的动物1小时后死亡,而未加入石油的乙杯中的动物仍然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次石油泄漏造成了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海域表层海水运动图,回答1~2题。

1、图中乙沿岸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受附近岛屿的影响
B、冬季风作用
C、受河流径流影响
D、沿岸人类生产活动2、下列关于甲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B、增强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性
C、属于副极地大洋环流
D、与某寒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