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将乡村、山区的大树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美化的时髦作法。武汉实施“大树进城”计划,每年从郊区和外地山区移植3000-5000颗大树。

(1)大树进城,绿树成荫。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有哪些作用?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表示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的环流状况,分析其对建筑区气候的影响。
(3)大树移植引起人们的争议,你认为有何弊端?如何解决?
答案

(1)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
(2)绿地空气下沉,建筑区空气上升,建筑区与绿地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使建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改变了局部小气候。
(3)技术要求高,移植成活率低,易造成绿色资源的浪费;容易对生长地生态造成破坏。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科学移植。
解析

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建筑区与绿地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建筑区由于人口集中、工农业集中,所以温度略高,空气上升运动;而绿地温度略低,空气下沉运动。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

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2.此图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条件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内容与下列森林的哪种作用较为吻合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
2.图中内容造成了哪些结果                                                                                 (   )
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某静风林区空气中CO2浓度(单位:ppm)时空分布及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图判断:

1.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30°N  122°W  B.60°N  122°W  C.30°N  32°W  D.60°N  28°W
2.据上题判断该地的陆地自然景观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影响图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森林覆盖率 ②人口密度 ③空气中O2浓度
④昼夜差异 ⑤气温高低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

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 平方米. 年)图2
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黄壤B.紫色土C.棕壤D.水稻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读下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和“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一般,广义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于指某种群、某类群生物的(如浮游动物)或整个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狭义的生物量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鲜重或干重。)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生物量(kg/ m2.a)
45
20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                       递减。(4分)
(2)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      (    )(单项选择)(2分)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
(3)推测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