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绿草遍地、无人居住的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因无天敌,环境又好,10年后繁衍到1000只,20年后到了6000只,然后又过了3年调查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绿草遍地、无人居住的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因无天敌,环境又好,10年后繁衍到1000只,20年后到了6000只,然后又过了3年调查时发现只剩下42只。据此完成10~11题。 1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气候恶劣,大批驯鹿冻死 B.大量捕***,人为原因造成 C.过度繁殖,饥饿而死 D.漂洋过海,迁移到其他地方 11.正常情况下,该地区的驯鹿数量虽有波动但会基本稳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生产功能 B.具有平衡功能 C.具有统一的演化进程 D.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答案
10.C 11.B |
解析
10.驯鹿由于在此地没有天敌,过度繁殖,导致食物短缺,大量因饥饿而死。 11.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
举一反三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 小题1:关于生物循环的图示,正确的是 小题2: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据此回答: 小题1: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A.气候变化 | B.植物变化 | C.水的变化 |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 小题2: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氧气。由此导致静风林区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下图为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去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完成下面试题
1.日出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则图中m、n两点的时间可能是 A.0时、6时 B.6时、12时 C.12时、18时 D.18时、24时 3.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图中虚线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 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 |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________(要素)发生变化。 (2)在上述材料中,可以说明哪些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性? (3)下图是“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