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与图中海拔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①坡度陡 ②风力

读下图“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与图中海拔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①坡度陡 ②风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图“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6300米以上白天大气环流示意图”,与图中海拔7 500米以下相比,海拔7500米以上几乎没有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

①坡度陡 ②风力大 ③降雪少 ④气温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7 500米以上坡度较陡、风力较大,积雪不易储存,所以较少。根据大气环流图,7 500米以上为上升气流,降雪较多,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③④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抓住垂直气流运动对降水量的影响和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排除法分析。
举一反三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
A.气候为基础的B.水分为基础的C.光照为基础的D.热量为基础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五一”期间,游客乘火车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更替现象反映了
A.纬度地域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古诗不仅诗句优美,表达作者情感丰富,同时还蕴含着科学知识。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及图,回答题。

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其中描述的现象
A.是一种地方性分异规律
B.是两地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
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分异规律;这种变化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4分)
(2)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条件的变化,这种分异规律在    纬度最明显。(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题。

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
A.a受暖洋流的影响,b受寒流的影响
B.a地位盆地地形,b地为高原地形
C.a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少,b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D.a受赤道低压的影响,b 终年受信风的控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