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榆树、云杉、桃金娘、赤杨4 种植物生长地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 ~ 2题。小题1:“1 月份4 种植物生长地温差最小的”和“4 种植物生

读右图“榆树、云杉、桃金娘、赤杨4 种植物生长地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 ~ 2题。小题1:“1 月份4 种植物生长地温差最小的”和“4 种植物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右图“榆树、云杉、桃金娘、赤杨4 种植物生长地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 ~ 2题。

小题1:“1 月份4 种植物生长地温差最小的”和“4 种植物生长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分别是(   )
A.赤杨生长地  愉树生长地    
B.榆树生长地  桃金娘生长地
C.云杉生长地  赤杨生长地    
D.桃金娘生长地  云杉生长地
小题2:.图中4 种植物若生长在同一海拔地区,其分布纬度较高的两种植物有可能是(   )
A.榆树、桃金娘B.桃金娘、赤杨C.云杉、赤杨D.赤杨、榆树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小题1:主要考察对图象的处理能力,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云杉的一月均温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最小,气温较差最大,是要找到7月均温和1月均温相差最大的植物,从图也可直接找出是赤杨。
小题2:图中反映出云杉、赤杨生长地1月均温明显比其它两种要低,说明它们耐寒,适宜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中生存,而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只有这两种植物能生长。
举一反三
下图(图3)是某山地海拔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及年平均气温,数值从左至右是由小到大。回答:

小题1:图中abcd曲线与其相关的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
A.a—年降水量B.b—植物生长量
C.c—年平均气温D.d—年太阳辐射量
小题2:使c曲线在丙处附近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状况B.大气环流C.降水量D.坡度
小题3:如果此山为我国西部高山,与甲、乙、丙相比,丁处交通便捷、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     ②人口众多,工农业较发达
③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丁>丙>乙>甲B.丁>乙>丙>甲C.乙>丁>丙>甲D.甲>丙>乙>丁
小题2: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地理事物都符合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如海陆分布、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它干扰或破坏 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现象叫做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很少呈带状分布,而多呈斑块状分布。以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非洲赤道南北的自然带基本呈对称分布
B.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
C.我国长白山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山地寒冻苔原
D.内蒙古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自然带不属于横贯整个大陆的是
A.苔原带B.针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影响经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热量B.C.地形D.海陆分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