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小

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活动主要是引起人们对    的关注(  ) 
A.臭氧层破坏B.酸雨危害C.全球变暖D.森林破坏
小题2: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D.增加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熄灯一小时活动可节省能源和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能唤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题2:四项措施中只有大力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了解关于“地球一小时”的相关信息,我们就不会误选。
【视野拓展】地球一小时
1.基本内容:
地球一小时”是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性的全球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旨在通过一个小小动作,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深远影响。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地球一小时是这样一项活动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地球、节能减排的活动熄灯一小时,是一项环保活动,旨在唤醒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2.熄灯一小时的目的:
我们每天使用的灯会发光发热,用的多了会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像一个罩子一样阻挡了地面的热气很好的散发,导致地球变暖,而这次的熄灯只是一次全球性的活动,是让全世界的有保护地球,热爱地球这么一种意识
熄灯一小时是为了增强人们的节约用电意识,发电厂产生的电是可以分配和储存的,也可以按需求的多少,调控生产规模的,当我们把节约出来的电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时,我们的节电目的也达到了
3.效果:
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举一反三
读下表,回答题。
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
温室
浓度(mg/m3)
年增长
率(%)
生存期
(年)
温室效
应强度
(C0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气体
1750年
1990年
C0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l50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ll
15
N20
0.00089
0.0003l
0.25
120
270
6
小题1: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小题2: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B.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小题3:有利于我国减少CO2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小题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漫画“动物的对话”

材料二  2012年3月31日20:30-21:30,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展开,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该宣传旨在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来关注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
材料三 “1870-199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和“1900-2100年预测海平面变化图”

(1)材料二中漫画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6分)
(2)世界自然基金会(WFF)为什么发起“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6分)
(3)请把材料三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4分)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便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氟利昂的大量使用
③森林植被的破坏
④人口的增加导致呼出的CO2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题。

小题1: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下降B.波动上升
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
小题2: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则
A.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B.高纬度地区农业减产
C.海水蒸发加剧,海平面下降
D.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加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