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 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的变化特征是: ①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 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2)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3)城市郊区化。 |
举一反三
A城市介于北纬45°12"~46°之间,东经126°42"~127°39" 之间。A城市性质定位以机电、轻纺、食品工业为主的H市的卫星城市。读A城市区域图,完成1~2题。
|
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A城市的作用可能是 |
[ ] |
A、限制大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B、增加H市区人口密度 C、吸引市区相关产业向卫星城转移 D、扩展H市市区的功能 |
2、如上图所示,H城市群的空间拓展最可能 |
[ ] |
A、沿交通线延伸 B、沿河流延伸 C、沿地形延伸 D、沿人口密集区延伸 |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 ]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
下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 ]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地面上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1~2题。 |
1、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取“外延式”的城市化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
[ ]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 |
2、若我国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
[ ]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读下图,据此回答1~2题。
|
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
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
[ ] |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