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运输线路的主要特点。(8分)(2)图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运输线路的主要特点。(8分)(2)图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运输线路的主要特点。(8分)
(2)图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之一。分析该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6分)
雅安市附近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居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54%。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有我国卫星发射基地。雅西高速是京昆高速在四川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40公里,2012年4月28日开通。
(3)分析雅西高速公路修建的意义。(8分)
自2003年英特尔封装测试项目落户成都以来,四川已吸引了6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和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已达45万人。成都成为我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但目前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仍居产业链的中、低端,多属于加工、组装类型。
(4)据此分析,四川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措施。(4分)
答案

(1)发展不均衡  东部平原区:城镇、交通线密集、数量多,交通方式多样;西部山地区:城镇数量少,交通线稀疏,以公路运输为主。
(2)有利:位于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业历史悠久,农田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不利:光照不足;旱涝灾害严重。
(3)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间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合理布局交通网。
(4)提升产业水平,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技术水平,引入国内外技术、人才和资本。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形对聚落影响主要表现为聚落的密度,分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通运输线的方式和布局。图示地区城镇和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发展不均衡,根据图示:图中东部平原区城镇、交通线密集、数量多,交通方式多样;西部山地区城镇数量少,交通线稀疏,以公路运输为主。
(2)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进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业历史悠久,农田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云量大,太阳辐射弱,光照不足;季风气候,夏季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3)交通运输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可以联系书本京九铁路线的意义进行作答,雅西高速公路的修建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间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合理布局交通网。
(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主要表现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四川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今后应提升产业水平,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提升技术水平,引入国内外技术、人才和资本。
举一反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每年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上述文字说明
A.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棉花收获季节,光照充足
C.棉花采摘期,劳动力严重不足
D.棉花生长期,水资源有限
小题2: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
B.棉花品质下降,市场需求量减小
C.灌溉用水过量,引发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D.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三: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说出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红水河开发利用的方向。(10分)
(2)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10分)
(3)说明广东向广西产业转移对广西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1998~1999年棉花价格与棉花生产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农业劳动力缺乏
C.市场需求减少D.国家政策的变化
小题2:我国1998~1999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适宜B.交通条件改善
C.农业科技进步D.土壤得到改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该公路全长约117千米,穿越了嘎隆拉雪山和六条江河。该工程已于2010年12月竣工,至此,全国所有的县均实现了公路通达。

(1)分析该地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10分)
(2)说明墨脱县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该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12分)
(3)简述墨脱公路在施工中遇到的自然困难。(8分)
(4)甲河流域附近是印度最大的茶叶产地,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半球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M、N两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三:乙湖泊面积变化图。

材料四:图中的甲国,目前是该地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之一。但由于该国棉花的品种和传统的加工工艺造成棉花色泽偏黄、有大量的污点和杂质等质量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偏低。近年来,因工资和能源价格低廉,加上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该国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1)丙河流在甲国境内的主要流向是________,该河流的补给源主要是雨水和________。(4分)
(2)M、N两地几乎处在同一纬度,两地的气候特点比较,M地比N地气温________,降水________,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6分)
(3)乙湖泊较深的部位在____________,近50年来乙湖泊面积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减少。(4分)
(4)甲国目前棉花出口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简述图示棉产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5)分析在甲国投资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