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题。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D.光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题。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D.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2:丙地和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他图示的经纬度为谁知和山脉、河流分布判断,该地区位于甘肃省周边地区,甲位于祁连山脉北侧的河西走廊,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气候较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
小题2:图示乙地位于宁夏平原,而丙为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热量不足是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河流、山脉等事物是轮廓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举一反三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小题1:影响北大荒、西大荒的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分别是
A.热量水源B.土壤 光照C.市场交通D.热量地形
小题2:“南大仓”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不利条件是
A.多伏旱B.多台风C.多梅雨D.多寒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目的是反对食物浪费和损失,因为浪费食物等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3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图为“1998至2009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统计图”,表为“我国人口、粮食产量及需求预测表”,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14分)


年度
人口
(万人)
粮食产量
粮食总需求量
(万吨)
总产 (万吨)
人均(万吨)
2000
126743
46217
365
48490
2006
131448
48402
368
49203
2010
134091
54641
407
55400
2015
138360
57427
415
58620
2020
142560
60350
423
62340
2025
146900
63430
432
66600
2030
151360
66700
440
71160
 
(1)“浪费食物等于浪费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998年以来我国耕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5分)
(3)据材料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存在的威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4分)
(4)目前我国正在推广“光盘行动”,提倡吃光盘里的食物,吃不完的打包带走。可采取法律手段、_______、_______等环境管理手段促使全体公民将光盘行动变为自觉行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B.季节性C.周期性D.连续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光热和降水B.市场C.交通运输D.国家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边是日益稀少的森林资源被砍伐,一边是大量秸秆不得不被付之一炬造成空气污染。能否以秸秆代替森林制造板材?烟台万华集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集团自主研发,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改性MDI作胶粘剂的板材硬度可与水泥相媲美,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该类板材厂属于         (  )
A.市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
小题2:该类板材如果得以推广,有利影响是       (  )
①减少农村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②节约木材,减少水土流失 
③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 
④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生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