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务院审议褡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在国家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务院审议褡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在国家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务院审议褡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深入实施阶段。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特点的经济区,它对于增创山东省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一些措施的逐步实施和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黄河三角洲发展具有光明前景。
黄河三角洲将成为山东新的经济增长极,黄三角处于天津滨海新区引发的产业北移的中间地带,拥有大量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和荒草地,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突出高效生态主题,进一步优化环境,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黄河三角洲地区交进入快速崛起阶段。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9300亿元。建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1)“黄河流经千百年,输沙造田建平原”,简要分析黄河三角洲进入21世纪以来造陆较多的原因。
(2)河流入海口通常是港口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入海口却没有形成港口,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黄河三角洲曾经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一座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城市——东营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分析东营发展的区位条件。
(4)简述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5)黄河三角洲拥有全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东营市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公园旅游观光研究”课题。请你帮他们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答案
(1)①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②六次调水调沙又将黄河泥沙大量送入河口。
(2)①黄河改道频繁,河口位置不稳定;②河口泥沙淤积严重,航行条件差。
(3)位置:地处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交流便利;资源: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座落在东营市境内,地下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地热和盐卤资源也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海岸线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是全世界暖温带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旅游资源丰富。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交通:交通比较便利。
(4)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唐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接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很近,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内末利用土地数量大且集中连片分布,浅海面积广阔。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石油储量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海岸线漫长,具有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产生发展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开发成本较低:与沿海大城市相比,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低廉,公路、铁路、港口、航空体系日益完善。
(5)内容:①游客数量(或游客构成)的时间变化;②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途径:观察(或问卷调查)
解析
(1)本题可采用逆推的方式进行思考,造陆较多说明泥沙入海较多,而随着国家生态林的建设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那么只能从近几年小浪底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进行思考。(2)结合港口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黄河入海口的泥沙情况进行综合考虑。(3)从位置、交通、资源、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4)结合材料和区位理论进行分析。(5)根据旅游地理的知识分析。
举一反三
受美国股市的影响,2008年我国的股市遭受重创,许多股民受损。这说明区域的发展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与甲图相比,乙图的比例尺    (大或小)、图示区域范围     (大或小)、图示内容______(详细或简略)。(6分)
(2)分别说出P、Q两处的地貌类型,归纳其形成的共同原因。(5分)
(3)若在Q地建立聚落,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防灾的角度考虑,应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何处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美丽城市,托伦斯河横贯市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3℃,最冷月平均气温11.1℃。年平均降水量528毫米。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部沿海, 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月平均气温从19℃到30℃,东南季风从6月到9月,给这座城市带来一多半的年降雨量。
材料二: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试分析阿德莱德与加尔各答两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有哪些?(4分)
(2) 说出A农业地域类型及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10分)
(3) 印度大量移民迁往澳大利亚,对迁入地有何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新方案中的线路设有宜昌至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各城市。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l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材料三:上图乙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   
(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2)重庆市吸引IT产业转移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3分)
(3)依据甲图说明川气东送(普光至上海)与西气东输主干道(轮南——上海)相比,有何优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市市长多次举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共商协调发展大计。
材料二 东部沿海区域图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事物的名称:经济区:A        ;B        ;C          
海峡:D           
(2)20世纪80年代以来,C经济区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D.宏观经济布局
(3)结合材料一、二,试分析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4)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包含粤、桂、湘、赣、闽、琼、川、滇、黔9省区加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腹地正在不断地向内地延伸。区域合作可以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试分析区域合作可以使香港和澳门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