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持续性B.地域性、周期性C.季节性、地域性D.周

我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持续性B.地域性、周期性C.季节性、地域性D.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分别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  )
A.地域性、持续性B.地域性、周期性
C.季节性、地域性D.周期性、连续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因为不同地区的光照、热量、水分、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差较大,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因素也不均衡。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特点。“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体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糖料作物“南蔗北甜”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域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举一反三
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黑粗实线为较大范围的大陆轮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是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
小题2:下列有关该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D.机械化水平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问题。(4分)

(1)世界著名微电子工业基地位于图中_____处附近(填字母),属于______指向型工业。
(2)B城所在的国家典型的混合农业区是____________盆地,其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示意1996-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种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增加最大的分别是(    )
A.水稻玉米 B.大豆水稻 C.小麦大豆D.玉米小麦
小题2:据调查该省水稻种植北界逐渐北移,现已推至52ºN左右的呼玛地区。产生北移现象的主要原因(   )
A.全球气候变暖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市场需求增加D.土壤不断改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省皖南山区适合种植茶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光照B.土壤C.市场D.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小题2: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长江三角洲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