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5—6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安徽省某镇是“蓝田花猪”的产地,当地政府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读下图回答5—6题。
5.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虽然不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但能够提高蔬菜产量 B.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C.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蔬菜产量 D.二氧化碳进入日光温室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6.“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②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③广天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④开展综合利用,既发展了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答案
5.B 6.C |
解析
5. 二氧化碳既是植物生长的气肥,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于蔬菜有机质的积累,又有利于保温,能保持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故选B。 6. 题干中的信息看不出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
举一反三
下图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百分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呼伦贝尔草原 B.渭河平原 C.松嫩平原 D.江淮地区 2.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
下表中四地区 表:四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
A.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种植园农业 | B.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东北平原
| C.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提高机械化水平 | D.按投入多少划分,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密集农业 |
|
读美国农作物带地区分布图,完成16~18题。
小题1:决定图中①农业带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水源 | B.土壤和技术 | C.交通和劳动力 | D.气候和市场 | 小题2:某农场的农事活动安排如下表所示,据此可以判断,该农场所在的农作物带是图中的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耕作
|
|
| 施肥
| 播种玉米、大豆
| 除草、照顾作物
| 作物收获
| 翻土
| 畜牧
|
|
| 饲养照料猪并进行免疫接种
| 小题3:下图甲-乙中符合上题所说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明显。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农区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太阳光照强 | B.生长期较长 | C.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丰沛降水 |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 小题2:图3是我国某一经济作物的分布图,该经济作物可能是 小题3:下列铁路与沿线种植主要农作物配对正确的是 ①陇海线—冬小麦 ②浙赣线—茶叶 ③贵昆线—烤烟 ④京沪线—甘蔗 ⑤京包线—水稻 ⑥成渝线—油菜 |
图十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完成1-3题。
图十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乳畜业 B.乙—大牧场放牧业 C.丙—商品谷物农业 D.丁—混合农业 2.乙、丙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低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3.丙农业地域类型区若采用大水漫灌,则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